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第一屆台灣光環境獎 決選名單

 

第一屆台灣光環境獎以五年內完工的公共文化設施為徵件範圍,評審針對設計概念、環境功能、永續發展、創意表現等四項標準獨立完成初選,並從複選十二件作品中產生出面向廣泛、遍佈全台的公共文化設施共六件(依報名順序):悅然紙上-中興文創園區、鐵道部廳舍夜間照明設計、街景畫帆、臺北101建築燈光改造計畫、毓繡美術館、哈瑪星光任務。

 


《悅然紙上- 中興文創園區》

業主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照明設計 | 月河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林佩縈
照明設計施工 | 優品電器有限公司
總顧問 | 月河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林大為
參與者 | 鄭玫君 劉家銘 葉陽林 沈海忍
策展顧問 | 瓦豆製作有限公司 江佶洋
機電顧問 | 大漢電機技師事務所 鄭銘鎮 戴嘉宏
監造 | 林昶濬建築師事務所 林昶濬 林雅媚

 


歷史場域運用色溫及顏色,跳脫懷舊思維,舞台燈光手法強化建築破損開口、斷裂的煙窗;趣味性的燈光,吸引駐足互動。讓園區發出光的邀請,以愉悅的心情接近製紙的工業遺蹟,欣賞燈光替建築妝點後,發光的片刻。

 

Invitation:空間活化,除了創新,更以光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投射燈重塑煙囪遺骸,紫光霓虹燈管,是Magic Hour時,離海平面最遠天際的顏色,勾勒唯一高樓的窗框,像是微笑的雙眼、歡迎的地標,即使在火車、公路的不同移動視角,都能感受園區所發出的愉悅邀請。

 

Inspiration:窄角燈具的光束,如手電筒般照亮暗處,呈現破損的開口斷面,不再成為歷史傷口,而是連通內外的結界,打開一道道的心窗,發現更多,更深的想像。

 

Inside-out:建築謐出的光,透過窗口落映在牆面,如同發光的基地,向外擴散。讓光在心裡醞釀,使這處宜蘭縣內保存最完整的紙業歷史園區,能與在地的生活環境一同發酵。


《鐵道部廳舍 夜間照明設計》

業主 | 國立臺灣博物館
照明設計 | 原碩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施工 | 原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 | 1915 年日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
建築設計施工 | 1919 年由高石組,1920 年由祝吉組興建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位於忠孝西路、延平北路口,周邊有北門、台北郵局、清代機器局、撫台街洋樓等古蹟;是台北市西區重要歷史空間,未來也將成為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臺灣博物館為展現廳舍古蹟修復成果,同時配合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之推動;在2017年8月世界大學運動會舉辦前,辦理了燈光展示計畫,以點亮鐵道部廳舍建築的沿街面為範圍,藉此提升國家門面之夜貌,也讓大眾不論白天或夜晚都能欣賞廳舍之美。

 

特別的是,除了照明方式需尊重古蹟、減少對結構的損害外,設計上更需要遵守市政府所規劃之「北門及周邊光環境計畫」的內容。 因此,燈光展演的目的不僅為張顯本體建築;更需要將周圍古蹟群的夜視覺一併考量。有鑒於北門之於台北的歷史重要性,鐵道部廳舍該如何在展現自身優雅風采的同時,又顧及都市的主從關係?這是本案照明設計最大的挑戰之一。


《街景畫帆》

業主 | 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照明設計 | 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照明設計施工 | 宗富水電工程行
建築設計 | 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設計施工 | 盛田營造有限公司

 

街景畫帆是由私領域住宅延伸至公共空間之咖啡廳、舞蹈教室,並選擇位於都市轉角的兩個基地的序列作品。

 

Street Canvas I為私領域作品中置入光對於居住環境的時間記錄並於夜間透露出對街弄的溫和態度,型態是住宅。

 

Street Canvas II是公共空間作品中提出光於夜間襯托出舞台框景的城市演作,由光開始感染人群。


《臺北101建築燈光改造計畫》

業主 | 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 | 十聿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施工 | 飛利浦
建築設計 |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設計施工 | 日商熊谷組 華熊營造 榮民工程 大友為營造所組成的聯合承攬團隊建造

 

臺北101,台灣的制高點,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台灣最貼近國際的名字.除了商務辦公、購物中心,提供交流、參觀、體驗等各項活動之空間外,101更是台灣人的精神象徵。它乘載著公共精神,對未來的期盼,另一方面,也是樹立台灣公共環境品質最重要的一環。

 

綜觀臺北101,以其建築高度、外型或標誌性皆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但在原有的夜間照明表現上,卻似乎略顯單薄。缺乏可襯托其社會價值、並同時達到節能的照明規劃。因此,透過臺北101建築燈光改造計劃一案,除重新檢討原有之建築照明設計外,更以節能、智能、高效能為首要目標進行規劃,以跟上時代趨勢;更透過全新的燈光設計,建立舒適的光環境,點綴其優雅、莊重的建築語彙,為臺北101打造全新的地標形象,樹立台灣光環境之典範。


《毓繡美術館》

業主 | 毓繡美術館
照明設計 | 立建築工作所 AMBi Studio、清水建築工坊、何仲昌顧問
照明設計施工 | 清水建築工坊、統亮行
建築設計 | 立建築工作所 AMBi Studio
建築設計施工 | 清水建築工坊 廖明彬、呂智文、羅元均、黃敬元、洪龍
景觀設計 | 立建築工作所、禾拓規劃設計公司(吳樹陸)
景觀設計施工 | 清水建築工坊、六角亭景觀(陳明杰)


基地位處九九峰南邊高起的台地、前臨烏溪,設計上儘量維持原有地貌,不做多餘的開挖,並保留基地原有樹種,尤其建築群前方原有的一大片葡萄園。周圍的聚落巷弄空間,尺度宜人,欲延續這般美好的經驗感受於建築空間,並與在地的群聚網路連結在一起,平面配置因而發展出建築群落,依空間功能需求,分為三個獨立的建築單元:展覽館、餐廳、假日學校。

 

三個單元彼此間以巷弄連接,由於地形有七公尺的高低差,建築群產生出錯落有致、自然有機的韻律。在最低處則設生態池,有蓄水及調節微氣候之功能。

 

運用中國庭園「一阻二引三通」 的概念,從美術館入口進來,受長廊與自然植栽的引導,有時轉折、有時進入窄巷、有時又遇見高牆,光影與自然綠意相互交錯和映襯,拉長了中介空間,時間感也似乎延緩下來,讓人的心情隨之沉澱,步移景易,最後遊歷至展覽館。


《哈瑪星光任務Illuminate Hamasen》

業主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總策展 | 史哲
照明設計 | 姚仲涵、葉廷皓、黃怡靜、林利津、張永達、王連晟、王福瑞、紀柏豪、鄭先喻、羅禾淋、胡縉祥、韓國ADHD團隊
照明設計施工 | 祝興創意有限公司


「濱線」、哈瑪星,是高雄面向世界、發展城市的起點,也是最能表徵近代港埠現代化作業的文化地景。肩負交通樞紐的「高雄港站」1908年完成,弧形散射出去的軌道,結合港邊倉庫及港口,建構獨特的海陸聯運系統,訴說高雄港百年歷史。2008年停駛後,經市民自發性爭取保留、期間規劃為鐵道文化園區,2016年以「哈瑪星光任務」12組光影及新媒體藝術創作,提供視覺及聽覺的嶄新體驗,並整納輕軌施作工程,延續哈瑪星在不同歷史進程的時間軸線,也妥善維繫歷史性場域至當代城市生活。

 

38條軌道,百年前的鐵路、21世紀的輕軌;藝術演繹,銘記亦辯證歷史與當代市民生活的關係,「哈瑪星光任務」扣連「山、鐵、港、町」關鍵元素,2018年點亮歷史場景,展望舊街區於未來城市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