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計畫介紹

「點亮計畫」為基金會長期推動的願景工程,點亮的示範基地遍佈全台各地。將硬體點亮與策展思維並置,著重的不僅是照明的改善,更重要的在於透過光的轉變與推廣活動的規劃、執行,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生活及地方故事產生更多火花,整體性將環境周遭的光影與人文納入計畫脈絡,以人為本,加深大眾對於光在環境中的感知。

藉由照明設計之於公共文化設施及環境的運用,協助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與營造良善的光環境;同時以光環境為核心,秉持對土地的關懷,發掘各地獨特的歷史與人文,舉辦光影藝術之推廣活動。

 

 

台北植物園 植光計畫

點亮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光

  

有百年歷史的台北植物園,是臺灣第一座植物園,園區內多達2000餘種的植物。不同於一般公園,它保存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並是科學研究、保育、展示及教育的場所,是豐富知性與教育功能的林地,更是城市中與自然連結的心靈綠洲。

基於對光環境與生態關懷的共識,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台北植物園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合作,在照顧園區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照明改善,優化植物園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總長約435m的步道光環境。

為避免燈光造成動植物的傷害,改造先是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開容易誘引昆蟲的區域。一般研究指出,昆蟲的可見光譜多分布300~600nm之間,紫外光及短波長的可見光較易吸引昆蟲,因此燈具以580nm以上波長及低色溫2700k以下或琥珀色為主,以減低夜間照明對昆蟲的影響。

透過減光降低光汙染,並重新設計燈具、調整位置,解決原本照度不均等問題,避免光汙染,呼應動植物的作息,不影響自然星空,提升既有光環境品質,提供一條讓人們安全穿越植物園的友善步道,並創造更良好的夜間景觀風貌。

「植光計畫」猶如在植物園裡種下一個友善光環境的種籽,創造一段對植物、昆蟲與人和諧共生的夜間友善步道,期待民眾透過光環境的規劃,認識這座與生態互相友好、尊重的城市綠地,啟發人對「光」有更多的思考和想像。

 

相關單位

業      主  |  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
照明顧問  |  周鍊
照明設計  |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施工  |  原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學習觀看光的角度—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

 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李依樺

「台北的夜晚應該是什麼樣的景觀?」這是進行「植光計畫」的這段時間,我心裡經常在思考的。

 

2013年基金會首度點亮台南的風神廟,希望透過點亮一座廟宇,讓人們重新看見台灣特有的廟埕文化與生活價值。我們也陸續點亮了恆春的古城門、淡水的百年教堂等,將光環境的營造應用在文化資產的活化,點亮大眾對古蹟價值、自身文化的重視。

 

雖然進行的是點亮工程,但對基金會而言,更重要的任務是理念溝通、倡議和社會參與,因此計畫的前期首要進行的是地方需求的理解和意見交換、光環境觀念知識的傳達等,此外,在照明現況與背景資料調研完成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先減光,將場域周圍多餘或不適宜的光先關掉,而後才進行光環境的營造。十多年來,我們透過各式計畫耕耘光與人和環境的正面關係,從對土地與文化的認同,到生活品質與美感經驗的提升,乃至生態與環境保育的關懷,在這過程中,我們領會到的提醒是:人類對於亮的習慣是自己養成的,而當今的我們究竟需要多亮或多暗的夜晚?

 

在「植光計畫」資料搜集的階段,我們曾嘗試調查國內外的類似案例以做參考,卻發現可參照的例子少之又少,多數的植物園在夜間即閉園,以維護動植物在夜晚的生長作息,避免人工照明對生態造成影響。然而,台北植物園位處充滿都市建設的首都當中,成為擁有珍貴自然資源的城市綠地,也因此讓植物園在研究、保育與教育等博物館任務之外,以尊重環境生態、歷史脈絡,並回應市民生活的應對策略,提供都市人民日常休閒所需的場域空間。於此,我們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將「人」與「自然」一同考慮進光環境的規劃,企圖找尋維持生態保育與都會民眾需求的和諧平衡點,也可以說是為了實現文明與野生、人文與自然共好理想的嘗試,對我來說是一個重新學習觀看「光」的角度,從人文精神的基礎上,將光環境的議題從文化、建築、城市,更擴大到自然環境,用更長遠的視野,從環境永續、生態關懷的角度,討論人類如何與世界友善相處。

 

台灣擁有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然而多數人很少看見自己的富足。基金會推動的光環境美學,希望引導人們回到單純的眼光,能欣賞事物本來即有的美好,將生活環境還原到最適當的美,光環境的營造只是透過光襯托出一個地方原有的價值,運用照明設計讓文化特色更被彰顯出來。我們將台北植物園還原到適當的光環境,植物和昆蟲能隨自然作息生長,在這裡行走的人們也能充分感受夜晚的美好。

 

當代社會民眾面對光的態度,也許可以反映出人們對不同價值的選擇。而特別對於一座現代化的城市而言,在擁有進步的照明技術之後,如何更有智慧地運用科技守護珍貴的自然資源,讓環境的文化價值更被彰顯,與大自然建立友善平衡的關係,也許更能反應出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一座城市的景觀,包含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當今積累的樣貌,也包含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所形塑出的城市特質與文化,若從文化的角度看待光的治理,則光之於城市景觀的意義將更為寬廣。我們期待透過「光」經歷台北不同於以往的夜色,因著「光」創造與世界更和諧美好的關係。


還給植物可以休息的夜晚

文 /  林業試驗所  臺北植物園

臺北植物園由行政院林業試驗所管理,建立的目的是以收集海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進行栽培試驗為主要目的。源自於1896年,當時引進苗圃的樹苗歷經百餘年生長,現在已成為高聳的老樹群,收集累積的植物超過2000種,使得臺北植物園成為都會區難得且特別的綠色空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夜間人造光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LAN) 會對動植物有影響。例如:長期觀察靠近燈源的槭樹及漆樹等落葉樹種,發現他的秋季紅葉或落葉物候現象會發生延遲及延長;ALAN也可能造成樹木葉芽提早打開生長異常,並且干擾植物傳粉者的行為,進一步使植物開花及果實產量減少等。因此,臺北植物園為了使植物能有自然良好的生長環境,設置植物小區限制開放時間,一來可減緩晨間運動民眾對於植栽區的干擾,二來夜間關閉小區可減少照明設備的設置,提供夜間昆蟲及植物所需要的黑暗。

 

自2016年起更著手開始調降植物園內路燈的高度,改採用照射地面的矮燈為主要夜間通行照明,減低夜間泛光燈散射對於植物的影響。這樣的「減光護生・都市綠洲計畫」,以生態友善為出發改造夜間燈光工作,在2020年獲得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周鍊先生的讚許。因此,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率領專家至植物園區參訪座談,並與本所共同啟動「臺北植物園植光計畫」。

 

在與照明專家溝通中,我們陳述了植物園期望的照明原則:「植物園以保存植物為目的,植物園的夜間人工照明自然是盡可能避免。但由於夜間開放時博愛路至和平西路大眾運輸交通的需要,還是需要提供基本照明安全。」因此,在植光計畫下,以博愛門至和平門段進行夜間光環境改造示範,希望在兼顧生態友善概念下,提供遊客一段安全舒適的夜間通行步道。

 

步道經過照明改善後,在夜間我們期望遊客由博愛路或和平西路大門入園後,可以透過逐漸遞減的照明光源,自然適應園區的低度照明。優化的燈具調整為較不影響昆蟲的色溫波長,也改善了原本照射角度小且亮面不均勻,容易產生眩光,以及活動燈具易遭遊客扳動破壞等問題。改善的夜間照明使光度由入口處逐步向園區核心內部遞減,透過單側矮柱燈形成引導,使遊客安全通過園區。現在示範段的夜間照明在荷花池邊降到了最低,也還給了植物更自然的夜間光環境。面對植物園荷花池,「我們想邀請人們體會都會裡的自然天光,你可能會發現遠處突然的人造光亮似乎有些多餘!」


「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

 

文 /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總監林靖祐

「光越強,影越暗」(The brighter the light, the darker the shadow.) 是談到關於「光影」常被引用的一句俗諺,它是自然的物理現象,卻也說明了人們對於「暗」 的感知,或許只是因爲環境中的「亮」而造成的反差。

 

日間,太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光源,它滋養著萬物,環境因自然光的律動而變化萬千。每當夜幕低垂,皎潔的月光、絢麗的星空點綴著美麗的夜晚,但這些在現今的城市裡卻不再是滿足人們所需的照明來源,取而代之的是五光十色的「燈光」,燈火通明的人工光照環境。

 

夜裡,人工光讓我們能清楚「看見」,也決定著環境的表情、城市的樣貌,然而,我們需要的「光」是否是越亮越好?我們對於「暗」的感知,是否只是因為太習慣了「亮」?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已有百餘年歷史、佔地達 8.2 公頃的台北植物園,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且少有的位於城市市區的都會型公共植物園。有別於一般休憩型態的公園,植物園亦具有研究、教育、保育等多元功能,園區有多達2000餘種植物。在自然光照下,隨著四季更迭,台北植物園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是頗具知性與教育功能的林地,更是不少台北人的心靈綠洲。

 

關於夜裡的植物園,首先,我們要問:什麼樣的照明適合這裡?植物園是一個為人而開放的場域,這裡的夜間照明仍是為人而所需的設計。偌大的園區,在夜裡,「光」成為定義人們活動行為的關鍵。

 

基於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減光」是第一個課題。除了避免對植物直接投光,良好的眩光控制及減少溢散光是照明設計的重點之一。我們優化光的「質」而非「量」;新設的燈具提高了光照的效率卻降低了耗能;良好的「佈光」緩和了環境中「明與暗」的對比關係。與原有的燈具配置相比,新設的照明方式僅於步道單側設置「低尺度」但「高光效」的燈具,讓恰如其分的光成了引領夜間人行活動的明道。

 

本次計畫範圍以夜間行人活動密度較高的和平西路出入口延伸路徑經台北市地標之一的荷花池至博愛路出入口為光環境優化核心,期望藉由此軸線(約435M)的光環境優化,提升夜間使用機能及降低既有光汙染生態,構築適宜的夜間遊園光環境。

 

我們期許優化後的光環境,能展現適當的照明機能兼具環境融合的夜間美學,讓充滿生機、人文和自然美景的台北植物園,即使在夜裡,人們也可以在這裡放鬆身心、享受自然優靜的氛圍。

 

當走進植物園,緩下腳步的節奏,視覺的「暗適應」會在過程中逐漸舒展開來。光環境優化後的荷花池畔廣場,是園內空間最為開放,但人工照明比例最低的場域,人們在這裡駐足逗留,會發現和諧的照明正是一種與周遭光環境的整體平衡關係;儘管台北的夜處處燈「亮」通明,然而天光、月光與幽微的燈光讓城市裡的「暗」在這裡正是恰到好處。

 

照明專家周鍊老師說:運用光營造環境,達到舒適的程度,光帶給人的不只是視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們其他的感知;花香、草木的清香、風聲、水聲、蟲鳴鳥叫,在這裡更加鮮明了。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