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介紹

基金會以持續、廣泛且具深度的方式,長期自不同面向進行光影文化的推廣活動。多年來,透過點亮計畫及相關大眾參與活動,一方面整合產、官、學界及民眾,積極促成城市文化地標的點亮實踐及推廣活動;另一方面致力於尋求及培養更多感光種子,於2015年起正式連結台灣的正規教育體系,深入國中小校園內,結合各方師資共同規劃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希冀透過「光」的教育紮根,匯聚出更深刻、長遠的永續能量。

多年來,基金會推行感光運動,一方面整合產、官、學界及民眾,積極促成城市文化地標的點亮實踐,另一方面致力於尋求感光種子匯聚出更大的永續能量,因此深知動力來自參與,而參與如果不是由衷的意願,便無法持續。只有在文化與美學的意識深植心中時,意願才會生起,這點唯有教育才能達成。

 

2013年在時任屏東縣長曹啟鴻的邀請下,基金會首次來到國境之南恆春,並以在地最重要的國定古蹟與文化資產─恆春古城為點亮計畫標的,開始長達五年的《感光恆春》計劃,希望透過點亮古城、民眾參與及永續機制三方面,促成古城、小鎮與居民的再生共生。隨著永久點亮古城的目標持續推進,於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補助下,串連屏東縣政府、在地組織與設計專業力量,著手規劃環城光環境計畫,並舉辦《點亮古城.光影串連》裝置展、《點亮古城》願景展,亦同步展開在地經營與扎根行動,輔導恆春國小及屏南社區大學啟動古蹟跨界創新傳承計畫。

 

於2015年,基金會首度連結正規的教育系統,與恆春國小美術班合作,透過設計「光與古城藝術課程」的教案,啟發學童對生活環境的感知能力。2016年,與恆春國小師生合作,進行教師培力活動,以及感光教案的研發,並結合社區資源,建立小小導覽員培訓模式,由8-14歲的恆春孩子設計與規劃古城導覽路線,擴大社區文化推廣力量。期待基於「點亮古城,居民參與,永續機制」三大方向,以教育扎根為在地注入活水,喚起居民對文化資產再利用與地方文史的重視,朝古城、小鎮、居民共榮的發展努力。

 

 

 

瞭解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