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2019 台灣光環境獎 頒獎典禮

 

2019台灣最美的光出爐!

臺中花博竹跡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獲台灣光環境獎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 獲評審團特別獎

 

由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2019「台灣光環境獎」,11月22日於雲門劇場舉辦頒獎典禮,評審團歷經初選、複選會議及現場實地評選後,於頒獎典禮中宣布,由臺中花博竹跡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脫穎而出,獲得本屆「台灣光環境獎」殊榮;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因減光行動,保護自然星空,對台灣的光環境深具指標意義,因此獲頒「評審團特別獎」。

 

臺中花博竹跡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獲大獎肯定

臺中花博竹跡館以台灣的中央山脈做為設計意象,取用台灣南投竹山在地的竹材,通過傳統竹藝技法與建築技巧,塑造出一個高10公尺的地景空間。從開幕到閉幕的半年間,每晚皆有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成為當地最熱門的觀光打卡景點,成功透過照明設計「營造一個讓民眾願意親近的光環境」。

 

臺中花博閉幕後,陸續拆除臨時性場館,地方民眾則主動發起保留竹跡館的行動,一度引起地方熱議。評審團認為,臺中花博竹跡館以象徵台灣山脈的鏤空竹建築造型結合照明設計,成功塑造出日夜光影兼具的光環境,充分展現竹跡館遠觀近賞皆宜的地標意象。成功的燈光照明,為獲獎連連的竹跡館再添一獎項。

 

高雄市立美術館是國內第一個使用光膜系統打造的公立美術館,光膜天花系統為可控的人造光,可因應各式展覽需求,創造出彈性、多元且自然柔和的光環境。使光照在美術館空間中,不只提供基本照明機能,更是營造整體空間氛圍,展現藝術作品最佳狀態的關鍵。

 

評審團認為,高美館展覽空間應用光膜材料結合電腦控制系統,創造了傳統燈具難以達到的展覽照明效果;且善用整體空間的戶外自然光及室內的人造光,營造一個愉悅、流暢的光環境體驗。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減光守護星空 獲評審團特別獎

不同於多數建築照明是透過「光」來凸顯空間,南投合歡山是台灣首座獲國際認證的暗空公園,在台灣星空守護聯盟、清境觀光協會等民間單位與南投縣政府攜手合作下,透過燈具的改造、聯合民宿業者夜間定時關燈等減光行動,營造出完善的觀星環境,讓最美的光不是人造光,而是銀河與星空。

 

世界正以年增2%的速度變得更白更亮,過多過強的人工照明對生態系帶來重大負面影響,夜間強光導致植物生長季節錯亂、干擾夜間動物的視覺及飛行方向路線,強光也可能誘聚集鳥類、兩棲類、哺乳類往光源集中而造成路殺。暗空計畫的推動,正反映著人類對光需求的反省,也破除大眾越亮越好、越美的迷思。

 

評審團認為,「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結合了政府、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推動,以「暗天不暗地」的光害防治原則,有效控制光汙染、保護星空,對台灣的光環境深具啟發性及指標性意義,因此評審團一致通過,頒發「評審團特別獎」表示肯定。

 

今年頒獎典禮亦舉行「點亮淡水禮拜堂」紀錄片首映,中光電基金會今年以淡水為基地,展開系列點亮計畫,除淡水禮拜堂的照明改善外,基金會更與鄧公國小合作,將光環境美學推廣至校園。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表示,我們以光環境為媒介,向這塊土地致敬,如明燈佇立,透過光重新認識或親近我們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再次看見它們對生活文化的重要性。


2019「台灣光環境獎」頒獎典禮

時間|2019年11月22日(五)  下午2點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

典禮流程|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姚政仲 致詞
  • 「點亮淡水禮拜堂」紀錄片首映
  • 弦樂四重奏樂團演出
  • 2019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 周鍊 總觀察
  • 2019台灣光環境獎頒獎典禮
  • 交流茶會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