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臺中花博竹跡館
詩思竹間得 無地不相宜
業主 | 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
照明設計 | 偶得設計
照明設計施工 | 聖益水電、宇碩光電
建築設計 | 坐設計事務所
建築設計施工 | 宏境營造、冠鈞營造、竹籟文創
文 / 轉載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之《有光》台灣光環境專書
如果你曾在日落前的「魔幻時刻」(Magic hour)行經臺中豐原葫蘆墩公園,會看到矗立在公園水塘邊、竹拱圈層疊出山巒般輪廓的竹跡館,氤氳暈黃的微光從鏤空竹間篩落,在魔術幻化般的寶藍色天色映襯下,美得宛如異國之地。館內館外,人們或三三兩兩閒坐聊天、或運動散步、或躺著玩手機放空……帶小孩出來蹓躂的上班族Mandy說,自從有了竹跡館,大家更喜歡來公園活動:「在遊客眼中,竹跡館是拍照打卡的花博熱點,但是對我們這些社區住民來說,竹跡館是日常休憩納涼的涼亭、享受戶外公園氣息的歇腳長廊,也是夜裡提供明亮溫暖安全感的社區新地標。」臺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邱名仕聞言開心笑了:「有使用者,空間才是活的空間。」他說:「竹跡館也因為民眾的使用,才有了更好、更具價值的存在意義。」
竹跡 築績 足跡
竹跡館是配合臺中市政府舉辦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所興建的公共建築,由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策劃設計。「公會應臺中市政府邀請,在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公園250坪的園區贊助設計製作一處主題企業展館。因為必須自籌經費,而公會成員都是建商,通常最快、最容易募到資金的做法,就是蓋一個類似樣品屋的建築量體,讓出資成員各有展示自家品牌的空間,也能完成市府交辦的任務,如果只求過關,其實很簡單。」
「問題是,很多大型展覽常為了某個活動特意興建場館,活動結束後就拆除或任其荒廢,非常可惜。」邱名仕信念堅定:「既然要做,就希望一次做好,並能為改善環境盡一分心力。我們希望做一個可以長期留存、讓更多人可以參與或是常常帶孩子去玩的『作品』,而不是『商品』,讓花博的園區在花博結束之後,也能回歸到民眾日常生活使用。」
團隊集思廣益,以體現建築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為理念,以「成為社區鄰里公園日常休憩據點」的方向進行規劃,呼應花博「Green綠色生產、Nature自然生態、People人文生活」多層次意涵,以臺灣的中央山脈做為設計意象,採用臺灣南投竹山在地的竹材,塑造出一個高10公尺、可供休憩、也可做為演講、展覽場地使用的多功能半戶外空間,取名竹跡館。
竹子「雪壓不倒,風吹不折」,是一種生長快速、生生不息的綠建材,用來替代混凝土,找出建築與環境永續共存的方式,創造一種新的建築空間感受,同時推廣東方文化源流深遠的竹構工藝,是竹跡館的設計發想。「竹跡,也可以演繹成築績、足跡,代表設計團隊『取之在地、用之在地」努力耕耘的痕跡。」竹子是臺灣早期極為普遍的天然建材,兼具鋼筋的強度和混凝土的硬度,質輕、抗震、便於運送,更是很好的永續建材,但後來日漸被鋼筋和混凝土取代,別說大部分竹建物都已消失,就連懂得竹材使用的工匠也已不多見。好不容易在南投竹山找到理念相符的竹藝師,立即組成團隊前往峇里島取經,從竹子的品種、尺寸、強度到榫接、搭建技術、維修養護,從頭學起。
照明設計≠亮化工程 建築與自然的平衡
回國後,取材南投與嘉義在地生長的孟宗竹與桂竹,運用3萬片竹篾、350根孟宗竹,以傳統竹藝技法與建築技巧,以洗磨石子為基底,搭建出宛如山脈起伏蜿蜒的館體,呈現具有張力與結構性的空間特質。特殊的竹編曲面化造型巧妙,與周遭自然環境共生共存、融為一體,置身其中,能感受光與風的流動,更可以近距離感受竹材和竹編的特性。豐原葫蘆墩公園園區是臺中花博展區中唯一有河川的園區,竹跡館以不阻擋、不隔絕的方式結合天然河岸優勢,在外圍闢建環繞式水池、桂竹園藝造景,白天陽光透過水池反射,雨天除了水池倒影,磨石子地板也會因雨水反射投射出第二層倒影,美極了!「光不是只有人工照明,照明設計也絕不等於亮化工程。」邱名仕笑說,對光而言,水就像是「買一送一」的絕佳素材,光與水,兩者相輔相成,在不同天候、季節、時間形成不同層次的光影,讓建築表情變化更豐富多彩。
實踐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官政能對竹跡館的照明設計印象深刻:「用戶外雕塑裝置來演繹土地,用竹材編織,展現虛實的光、亮、陰、影的層次,白天看竹跡館是大地的背景(background),晚上看它又變成前景(foreground),白天看或晚上看、從裡面看或從外面看,感覺都不一樣,相當特殊。」
照明設計師陳怡彰認為,照明設計的目的是要運用「光」來讓「空間( 環境)」與「使用者」產生連結,除了要滿足「看得見」、「看得清楚」的基本要求,更要能用光來表現空間的構成與環境細節,透過明暗與強弱間的鋪排,來建構空間中的視覺次序與空間層次,並嘗試透過光所營造的環境,來觸發使用者對空間產生記憶與情感的連結,藉以豐富使用者的空間經驗。
多一點人文,少一點技術
因此竹跡館夜間燈光規劃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營造一個讓民眾願意親近的光環境,照明的尺度規劃與投光角度的設置,都是圍繞著使用者的視覺感受與使用心理而規劃。為了撙節經費,室內與室外在設計上採用單一種燈具外殼,透過對LED光源瓦數與光學透鏡的選擇,同時達到提供空間環境照明與表現建築材質與空間美學的目的,讓使用者感受到空間場域本身的魅力,而不是感受到光與燈具的存在。自從開幕到閉幕的半年間人潮不絕,成為當地最熱門的觀光打卡景點,花博閉幕至今,依舊是在地居民樂於親近並引以為豪的空間亮點。
以光設計師的立場,設計竹跡館最大的挑戰不在基地範圍內,而是基地範圍外鄰近周邊建築物的照明。光環境的營造,講求的是一個整體空間的使用感受,希望民眾與遊客在公園中穿梭遊歷時,可以有完整連貫且和諧的視覺經驗,可惜園區整體光環境缺少規劃前的上位設計規範,也沒有規劃後的橫向統合。「雖然對竹跡館來說,最終的呈現並沒有因此減分。」陳怡彰苦笑著自我安慰:「整體環境在照明規劃上的不重視,凸顯竹跡館照明規劃的用心,鄰近公共廁所燈光的明亮醒目,也襯托出竹跡館照明在明暗之間的細膩層次。」
建築大師路康(Louis Kahn)曾說:「空間的活動是被使用者所觸發的,而不是設計者所建構的。」照明專家周鍊則強調:「貴在中和,不爭之爭。」「建築設計要多一點人文,少一點技術。」竹跡館把「光」揉合到空間中,並帶來了夜間活動的可能性,無論是在花博期間做為展覽場館,或是花博結束後成為鄰里社區公園的一部分,到了晚上總都能看到民眾前來此地,不管是打卡也好、休憩也好,都讓整個空間活了起來。
陳怡彰表示,在臺灣這個多數人還不太重視照明設計專業的地方,最讓人感到高興的,是看著每天滿滿的參觀民眾,在竹跡館感受到光的美感,讓人覺得照明設計這件事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就算沒有使用昂貴的燈具,也能讓建築空間在適切的光影下展現魅力,是竹跡館最可貴的地方。」他語重心長:「希望讓更多人意識到生活中的『光』,在光影的流動裡,感受風、親近水,聽見花開的聲音,從而願意為留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光環境而努力。」
照明設計師 陳怡彰
關於竹跡館
位於臺中花博展區豐原葫蘆墩公園園區第四區,以種子、竹林及中央山脈等意象為概念,編織出10公尺高的建築,外牆主要建材為孟宗竹、桂竹,搭配磨石子、卵石、台北草、桂竹、實木,基地面積1,570平方公尺,除了入選「2019台灣光環境獎」決選,也是臺灣2019年唯一獲得WAF 世界建築獎青睞的公共建設,充分展現臺中建築界豐實的建築實力與出色的設計視野。
地址│臺中市豐原區圓環北路二段65號(豐原葫蘆墩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