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參與介紹
受到1990年日本東京「照明偵探團」影響,由專業的燈光設計師帶領大眾走入戶外,觀察並記錄城市的光環境與使用者行為,後將研究成果廣為發表,推展至亞洲及歐美國家,成為全球環境規劃的參考依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起將此理念深根台灣,遍及台北、新竹、嘉義、花蓮、屏東等地,歷經多年耕耘,系列活動遍及全台。鼓勵民眾成為對生活周遭的「光環境」更具感知與認知的「光偵探」們。
談光、說影、道科技、話自然
《話。感光講座》 一起來聽美學大師蔣勳、國際照明設計名家周鍊的話感光講座,點燃對光的覺醒,重新認識周遭的光影與環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生活的美好。
系列講座
【話‧感光】 講藝時光 系列之一
│光的文學書寫│幾首唐詩裡的秋光
好時光 | 2011.09.10 PM 3:00-5:00
感光名家 | 美學大師 蔣勳
發光地 | 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1樓前瞻廳(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
文學裡,有情、有境,還有光。
你曾經讀過哪些光影作品?又曾經被哪些光影畫面所觸動?
蔣勳老師這次不談美,談光。
談文學中的光,談生命中的光。
他說光並不都是炫耀的、不都是五顏六色的俗野粗暴;
光也可以是含蓄的、內斂的、悠遠的。
「滅燭憐光滿」。詩人熄滅了燭火,因此才感覺到月光圓滿。
「月出驚山鳥」。月光明亮,竟能驚醒樹叢深處夜宿的禽鳥!
光和美一樣,都是要自己先感受到了,才能擴散出去。
循著秋影,隨蔣勳老師重新聽幾首唐詩,找回這個季節的秋光!
感光名家介紹 | 蔣勳
在台灣,「談美」,蔣勳是第一人,他認為美就像是一種信仰,而他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從法國巴黎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蔣勳擔任過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東海大學美術系,能畫、能寫、懂藝術,出版過的小說、散文、藝術評論不計其數;他用美學評析「天地有大美」、用詩談「眼前是如畫的江山」、用熱切的心引領民眾親近梵谷、深入富春山居圖,而這次他更透過文學藝術帶領聽眾悠遊詩海中的光影,感受光的文學書寫。
【話‧感光】 講藝時光 系列之二
│創造身邊優質的光│光與人文生活環境
好時光 | 2011.09.24 PM 3:00-5:00
感光名家 | 周鍊(國際知名照明設計名家、美國BPI設計總監)
發光地 | 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1樓前瞻廳(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
如果沒有黑夜,如何感受光的明亮?
國際知名照明大師周鍊說「暗比亮好」。
他在世界各地創造出光的殿堂,卻更重視人和自然的和諧感光。
只有當我們能感受到光的質地時,才能擁有真正舒適的生活。
有智慧的光照,是謙卑的;不到點燈時,毋須開光。
疼惜環境的光,是簡約的;不到開燈時,何需點亮?
「要避開強光死角的方法不是把燈光加強,而是把亮的地方降低。」
人只有在保持和自然的連結時,才能感受到光的力量。
邀您親炙國際照明設計名家周鍊的光世界----談光、說影、道科技、話自然。
感光名家介紹 | 周鍊
如果你曾經造訪過法鼓山,就曾感受過周鍊在照明領域的哲學。身為美國最大建築照明設計公司BPI(Brandston Partnership Inc.)總裁,設計過無數馳名國際的照明:美國自由女神、紐約自然科學博物館、美國印地安博物館、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北京頤和園……等燈景都出自周鍊之手,他卻說「可以不開燈就不開燈」;他認為讓自然光充分流洩室內比開燈更重要,當環境複雜時,燈光照明不能跟著複雜,照明是要讓人去體會,而不是強迫別人接受。周鍊所設計的照明重視人與環境的關係,讓人深切體會光的質感,是國際照明設計領域最懂如何點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