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參與介紹

受到1990年日本東京「照明偵探團」影響,由專業的燈光設計師帶領大眾走入戶外,觀察並記錄城市的光環境與使用者行為,後將研究成果廣為發表,推展至亞洲及歐美國家,成為全球環境規劃的參考依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起將此理念深根台灣,遍及台北、新竹、嘉義、花蓮、屏東等地,歷經多年耕耘,系列活動遍及全台。鼓勵民眾成為對生活周遭的「光環境」更具感知與認知的「光偵探」們。

台灣首次的光影工作營

光,不僅是照明,「光」與「影」的互動,創造出充滿詩意的美感語彙,開展人類對建築、文學、電影、藝術及生命的想像。

 

台灣首次舉辦的光影工作營,將以啟發式的活動規畫,激發你對”光”的認知與運用,並以即興巧思的遊戲帶領你體驗”光”,讓你不僅看到,還可觸摸到、感受到光與影的魅力!

 

 

活動內容

《感光!光影工作營》由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參與2007 PLDA鹿特丹燈光工作營指導設計師的林大為擔任活動主持。要成為【感光員】,將經過三階段徵選:

 

第一階段,我們要尋找對光、設計、創作有興趣的你,學習如何與光共舞的創造力。

第二階段,將安排兩天一夜的訓練課程,學習如何觀察光、空間與身體,並依照個人的不同專長,建立一套「創意遊戲中學習光與影」教學法。

第三階段,感光員將運用指導師多年發展的兩小時小型工作營,實際帶領「種子學員」參與光影探索。

 

活動指導感光師 – 林大為

建築燈光設計師、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2007 PLDA鹿特丹
燈光工作營指導設計師

【活動細節】

第一階段 

將招募25~30人,並從中徵選15人進入第二階段活動。
活動時間 | 2011年7月9日(六)6:00pm-10:30pm
活動地點 | 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
評選嘉賓 | 李琬玲(雲門舞集技術總監,「屋漏痕」燈光設計)、鄧兆旻(MIT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多媒體藝術家)

 

第二階段

將由15名感光員中,徵選6名,進入第三階段活動。
活動時間 | 2011年7月16日(六)、7月17日(日)
活動地點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評選嘉賓 | 何曉玫(Meimagedance 藝術總監,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專任副教授)、姚仲涵(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兼任講師)、黃聲遠(建築師)、陶亞倫(光之藝術家)
◎ 第二階段工作營協辦單位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第三階段

將由進入第三階段的6位感光員,擔任工作營指導,實際帶領學員參與光影探索。
活動時間 | 2011年7月30日(六)
活動地點 | 台北國際藝術村

 

【報名資格】

  1. 年滿20歲,喜歡光、不怕黑,對生活週遭的光影與環境充滿好奇。
  2. 對光、視覺、空間相關的設計、創作、教學有興趣或有經驗,並願意嘗試創意思考及分享。
  3. 希望向光與人文方面的先進學習,並擴展自我敏銳力。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