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參與介紹

受到1990年日本東京「照明偵探團」影響,由專業的燈光設計師帶領大眾走入戶外,觀察並記錄城市的光環境與使用者行為,後將研究成果廣為發表,推展至亞洲及歐美國家,成為全球環境規劃的參考依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起將此理念深根台灣,遍及台北、新竹、嘉義、花蓮、屏東等地,歷經多年耕耘,系列活動遍及全台。鼓勵民眾成為對生活周遭的「光環境」更具感知與認知的「光偵探」們。

找回那個年代的簡單美好,重新發現「光」

很小時候的記憶
記得六、七○年代的台灣,還到處可見水田、透天厝,住家附近就是林園田圃、野溪山坡……,路燈很少,隔著長長的一大段摸黑的路之後才有一盞,彎沿的巷弄、轉角就是孩子的秘密基地,目光所及就是遊樂場。元宵節這天,提燈籠、鬧元宵。天幕還沒黑,大孩子喓喝著拉著還流著鼻涕的小弟妹,手拿鐵鎚釘子,將家裡用完的奶粉空罐拿來敲敲打打,打出自己獨一的手作燈籠,在生活場域的周邊,黑暗基地秘密暗行探險……

 

原來那些年的元宵節,令人意猶未盡的,是人,人情味的連結,圍繞著日常生活的趣味,連結著生命週期的輪轉;而那一盞一盞光影晃悠著的燈籠,則是串起這些情節的媒介。

 

找回那個年代的簡單美好,重新發現光

許久沒感受到溫後的農曆年節味,那種在傳統裡泛出的樸拙熱鬧,文化底蘊中溢瀉的沉靜優雅。我們享受著光電的便利,習慣用「亮」趕去對「暗」的恐懼,卻讓生活逐漸圈籠罩在一團亮光中,遺忘了光與影的本質,光與人的關係。光和美一樣,必須自己感受到了,才能傳遞出去。2011年,中光電基金會以三個不同形式和層次的「感光」媒介,打開大家對光的想像,拉近光與人、生活、自然的連結。

 

在攪動、執行的過程中,所有參與和被影響的人,都深刻地感受到光的力量。光,不僅是照明。光影的互動,創造出充滿詩意的美感語彙,開展我們對建築、文學、電影、藝術、及生命的想像。當每個人能深刻感受,感知光,或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一個人,光的產業、專業者及公部門,會對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不同的想像及選擇。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開啟新的思維,從對「光」的態度,「光」的行動,反省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


 

【微‧光運動】元宵起義  

行動主題 | 找回那個年代的簡單美好,重新發現光。

起義日 | 2012/2/4(六)~2/6(一),農曆正月十三日~正月十五日。

起義地 | 起點場:2/4總統官邸所在中正區龍福里

活動時間 | 2/4(六)14:00-17:30、18:30-22:00

集合地點 | 南海藝廊

事前行動(任務執行∣發起小組)| 

  • Step1.  親訪遊說龍福里內南海藝廊、龍福里長,支持熄燈/鬧元宵體感行動。
  • Step2.  親訪遊說龍福里之南海路-牯嶺街-寧波西街-南昌路圈圍內巷弄住宅熄燈,一起出來鬧元宵。

 

2/4行動步伐 | 

  • Step1.  14:00-17:30  憶。小時候→→動。引言→→遮。街光使秘技
  • Step2.  18:30-22:00  定。暗行光/聲密碼→→作。鐵罐燈籠→→滅。燭憐光滿→→燃。燈暗弄巡街/嚇鬼怪→→南海藝廊。私光會
  • Step3.  FB[光。影。人文。生活。基金會]、YouTube[微。光運動]元宵起義串連分享行動紀錄

註:〔響應者需自備〕 腦袋、口技(+白手套*1)和鐵罐燈籠製作材料(鐵鎚*1、二手鐵罐*1、長鐵釘*1、蠟燭*2、可以做為燈籠提繩的創意二手物*1),其餘手作道具、小配件由[微。光運動]小組備置。

 

起義地 | 響應場:還可以在哪裡起義?

  • 活動時間:元宵節起義期間皆可,2012/2/4(六)~2/6(一)。
  • 誰發起:認同 [微。光運動]理念的個人或團體夥伴,都可以形成行動串連,全台遍地開花,尤其鼓勵大家在自己的社區發起響應喔。
  • 串連行動主題形式:「元宵節,減光」的核心主題不能改變,行動形式、人數、地點發起者可以有機變形,但發生地必須為真實的生活場域,並鼓勵構成行動歷程動靜態影音短片紀錄,上傳至Youtube [微。光運動]元宵起義,與他者分享一起過 一個不一樣的元宵節,看見島嶼新希望。
  • 限量鐵罐燈籠獎杯:上傳串連行動歷程短片紀錄的[響應場發起者],請將姓名、電話、通訊地址連同上傳短片的Youtube連結,電郵至發起人信箱。最有創意、最能體現[微。光運動]精神的前5名,將可獲得工作小組限量發行的手作鐵罐燈籠誠意獎杯1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