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參與介紹
受到1990年日本東京「照明偵探團」影響,由專業的燈光設計師帶領大眾走入戶外,觀察並記錄城市的光環境與使用者行為,後將研究成果廣為發表,推展至亞洲及歐美國家,成為全球環境規劃的參考依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起將此理念深根台灣,遍及台北、新竹、嘉義、花蓮、屏東等地,歷經多年耕耘,系列活動遍及全台。鼓勵民眾成為對生活周遭的「光環境」更具感知與認知的「光偵探」們。
發現生活中的光影故事
生活在城市的我們,每天出門工作、上學,總會經過幾條街巷、幾條馬路,有時燈照太亮或太暗,招牌太浮誇或突兀,並不會有特別的感覺,或想要去改變他,畢竟,只是「經過」。長久下來,城市的樣貌,於是就在人們的不經意間,慢慢形塑…你可曾想過,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未來要以什麼面貌呈現?
2012年6月,基金會首次將源於日本的”光偵探”活動帶進台灣,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光+- 光環境探索工作營』活動,該活動獲得學員廣大的迴響,也讓我們看見”光偵探”引領人們發現生活中被忽略的光,與其可能對城市造成的影響,所具有的潛力。基金會於是以提升人們「光」的意識的理念,提出《感光。台北—城市光偵探》活動,並再次邀請賴雨農與基金會攜手合作,探索台北各地光環境,並期待在過程中,累積屬於台北的光環境紀錄。未來,並計畫走向其他縣市,進一步觀察台灣不同地區的光環境,並將「光偵探」,作為基金會長期推廣的重點項目之一。
一步一腳印探索城市的光影故事
首次的《感光。台北—城市光偵探》,於9月21日舉辦,選定以台灣最重要的商業與夜生活據點–台北信義區為觀察目標,從誠品信義店出發,至四四南村(信義公民會館)結束,途經百貨商場林立的松高路、香堤大道廣場,年輕人聚集的影城區、複合商場1樓餐廳街,眾多國際會展舉辦的世貿二館,以及觀光客聚集的101大樓,接著,沿松仁路、松勤路,由熱鬧繁華的商業區,過渡至寧靜的住宅區域,最後於市中心難得的綠地–四四南村,為整段觀察劃下據點。
用「光」為城市上妝
展現各種空間機能不同的氛圍
台北信義區特別之處,在於全程1.2公里的步行路程,你可同時看盡商辦貿易、娛樂商場、住宅區域、以及休憩綠地,如何透過不同的光環境營造,呈現各自區域的特色與氛圍。
第一段的觀察,聚焦松高路旁的百貨商場,包括誠品信義店、新光三越A4館、Bellavita等,學員發現,每間商場依據對象不同,在外牆櫥窗上,皆有不同的安排,比如誠品以文字型裝置藝術,營造書店人文氛圍;A4館與Bellavita則分別以日系簡約與歐式內斂的照明風格,展現頂級精品百貨兩種不同面貌;此段松高路(由松仁路到基隆路之間),就在百貨商場相連林立的絢爛燈光中,呈現一股活躍的商業氣息。
第二段則以香堤大道廣場為觀察重點,探索百貨商場間行人徒步區的光環境營造。此區作為行人過道稍作休憩的區域,最多的光線,來自於一旁商場的騎樓、或徒步區上的廣告燈箱,以較低的亮度,讓人不自覺放慢腳步,在快速的商場中心區域,感受片刻悠閒。
第三段,來到威秀影城、ATT4FUN與台北101。週五的夜晚,影城廣場與周邊街道,聚集了享受週末夜生活的人們,高掛的電影海報以燈打亮、統一規格整牌的商店招牌…充滿快速熱鬧的娛樂氛圍!再往後走到了世貿二館,或許是靠近影城餐廳區,燈光則轉為著重”氣氛”、不那麼明亮,也讓學員從眼花繚亂的觀察,獲得些許喘息。
最後一段路線,偵探隊借道台北101對面、世貿二館旁的人行道,為當晚一路途經台北最豐富耀眼的商業光環境,作一個小總結,並準備前往一旁的住宅區域。住宅區的燈光,多為路燈與街燈,僅以些微光亮,指引步行或行車的區域,整個環境氛圍頓時變為寧靜而緩慢。行至四四南村,夜晚,有居民與年輕人三三兩兩在其中慢步乘涼,一旁的草坪斜坡區,少少暗黃的燈光,吸引人輕鬆地或躺或坐,在斜坡上聊天聚集。2012年9月21日晚間10點半,《感光。台北—城市光偵探》第一次的探索,也在此圓滿的結束。
關於暗與亮的思考
什麼才是適合環境的光營造
兩個半小時的信義區徒步探索,過程中,學員透過攝影、手繪、照度測量,為觀察留下紀錄,但更多的無法記下的,是大家心裡對城市光環境的思考:亮,是否一定就是 好?暗,可能也是一個選擇?信義區絢爛奪目的各式燈光,讓人目不暇給,卻也疲於應付。不同企業、不同單位,對光環境有各自營造的考量與要求,把大家通通放在一起時,是否會讓原本想要達到的效果,打了折扣?探索過程中,也時常看到街燈、路燈,在相隔不到兩米的距離一起出現,是否需要這樣密集?這樣是否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透過「光偵探」,我們看見一個城市的夜景,是在無數細節累積之下,而漸漸成型,這些細節,可能來自大樓外牆、百貨櫥窗、廣告看板、居家燈光、路燈、街燈、車燈…而我們城市的夜景,會是協調的、美感的,還是凌亂的、急躁的,除了政府單位的整體規劃外,也必須由每一個做出「開燈」動作的個人,一起來思考。
《感光。台北—城市光偵探》,將繼續走進台北、甚至台灣的各處區域空間,藉由實際觀察、感受,喚起人們對光的意識,與光環境的重視。藉由一點一滴的影響,期許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能越來越美麗、舒適,讓人更喜於流連分享。
【感光。台北】主持人-賴雨農 Uno
台灣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燈光設計畢業,美國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建築燈光設計碩士。十聿照明設計總監、IALD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大中華分會理事長。設計作品遍及亞洲和世界重要城市,並曾獲國際的獎項的肯定。客戶包括路易威登集團,凱悅飯店集團,中華航空公司,可口可樂等。以擅長玩味光影游刃於建築,空間和劇場之間,經常受邀參加許多的公開演講和論壇,也曾擔任國際照明展的主講人,著作有“尋味,光與影”和“留學,非去不可”,探討和推廣優質照明設計的重要性。
活動細節
*每場次活動為期兩天,DAY 1進行市區觀察,DAY 2為討論分享。
場次 |
日期/時間 |
地點 |
第一場 |
[DAY 1] 9月21日(五) 19:30-22:00 |
台北市信義區 |
[DAY 2] 9月22日(六) 14:00-17:00 |
中光電基金會 |
|
第二場 |
[DAY 1] 12月14日(五) 19:30-22:00 |
台北市區 |
[DAY 2] 12月15日(六) 14:00-17:00 |
中光電基金會 |
活動路線圖

報名資格
年滿20歲,喜歡光、不怕黑,對生活週遭的光影與環境充滿好奇。希望向光與人文方面的先進學習,願意嘗試創意思考及分享。
報名方式
活動為免費參加,請填寫報名表,於9月15日(六) 前回傳。
因活動名額有限,參加名額將以信件回覆時間為依據,報名成功者,我們將於9月17日(一) 寄發報名成功通知。
*未報名成功者,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