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參與介紹

受到1990年日本東京「照明偵探團」影響,由專業的燈光設計師帶領大眾走入戶外,觀察並記錄城市的光環境與使用者行為,後將研究成果廣為發表,推展至亞洲及歐美國家,成為全球環境規劃的參考依據。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起將此理念深根台灣,遍及台北、新竹、嘉義、花蓮、屏東等地,歷經多年耕耘,系列活動遍及全台。鼓勵民眾成為對生活周遭的「光環境」更具感知與認知的「光偵探」們。

 

首次的台北光偵探行動

一天之中,城市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夜晚呈現,但夜間的都會燈光照明,卻甚少獲得與其他硬體建設同等的重視。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在2012年6月與華山1914攜手合作,首次將在國際行之有年的《Lighting Detective》光偵探行動帶進台灣,舉辦『光+- 光環境探索工作營』,由知名照明設計師/燈光藝術家賴雨農主持,帶領20名學員,探索華山文創園區周遭的光環境。

 

光,很容易被我們視為日常中的理所當然,我們對光的意識也因而顯得薄弱,甚至無感。 透過光專業者帶領共為期三天的《光+-光環境探索工作營》,使學員們感受光、探索光、使用光,打破大家對光的原有認知,激發對光運用,從加減中找回光的美學。畢竟,好的【光】設計及運用,透露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與質量。

 

城市光偵探
喚起人們對城市樣貌的重視

活動於6月22日至24日每晚7點半至9點舉行,參加的成員,除了去年曾參與『感光』的老朋友,也加入了具有室內、建築、燈光等專業背景的學員。工作營第一天,從實際參與賴雨農首次在台展出的光互動裝置藝術「The Light Dam」開始,從手作的過程中,學員們了解藝術家如何結合科技與藝術,發揮對光的創意,更打破大家對光的既定思維,除了看到,還觸摸到光的魅力!經過第一天引起大家對光的好奇的裝置手作,第二天,正式進入城市光環境的探索。賴雨農帶領學員,從華山園區的藝術大道、舊維修工廠旁充滿歷史風味的迴廊,觀察新商店光照對古蹟建築面貌的影響;第二站經由華山後方大草坪,漫步至新生高架橋下籃球場,觀察存在於城市精華區中的綠地與休閒環境,如何在周圍各種大樓光照中,標誌適宜漫步與運動的空間?最後,再前往園區旁熱鬧的八德路商店街,觀察其中店家的走道、櫥窗、與招牌,如何是吸引人駐足停留的? 哪些又是讓人感到不適宜的光照安排? 整個光偵探的過程,學員們分別以手繪、照相、與檢測其照度的方式,將觀察所得進行紀錄,並於第三天的工作營中發表。

 

藉由實地觀察我們熟悉的城市,我們發現,參加學員對「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有了不同以往的思維:當你注意去觀察,才會發現”這個招牌或許少點一盞燈會讓產品訴求更顯眼”、這條小巷的路燈若亮一點會讓人行走時更感安心 ”…你不需要是專業的照明設計師,只要花點心思感受,就能提出想法,這就是提升人們對「光」的感知與意識。當群眾有了這樣的意識,假以時日,我們可以期待台灣的城市面貌,能以更符合生活所需、更符合在地文化或具有美感的方式呈現。

 

對於【光】,我們無時無刻地身處其中,卻不常對她的適宜性,進行思考。《光+-光環境探索工作營》, 就是藉由觀察我們平日熟悉的空間,感受光的力量。重新思考夜晚的華山園區如何營造為台北人所鐘愛的人文休憩場域、為何同樣是“打亮招牌”,有的店家就是讓你不由自主的想要一探究竟、為何在車水馬龍的路橋下,孩子們到夜晚仍能安心地聚集活動。光偵探結果的發表,沒有標準答案。透過學員敏銳的觀察與分析,看見「光」與「城市」之間,看似無形,卻有無比影響力的關係。希望學員由參與的過程中,開始對所處環境更敏感,提出如何透過光的設計和運用光的【加】與【減】, 打造更有品質的城市生活環境。這也是基金會舉辦工作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光+- 光環境探索工作營
邀請賴雨農設計師親自主持,從喜歡光、認識光、了解光、探索光到掌握光,以園區為教室,透過對光的拓展及運用,為生活打開無限可能!

 

時間|6/22(五)-6/24(日) 19:00-21: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千層野台
對象|年滿18歲,有空間、設計相關背景,或對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光有興趣,希望了解更多,且願意學習及分享的朋友。
費用|免費參加,須事先報名
活動內容|本工作營為期共3天晚上

 

[Day 1] 從參與裝置一件光互動藝術作品”The Light Dam”開始,由手作的過程,了解藝術家如何創作一件作品。
[Day 2] 介紹國際的燈光藝術節以及城市燈光的變遷;而後組成燈光探險隊,帶領學員們變身偵探感光員,從專業角度實際探索華山及城市燈光。
[Day 3] 感光員成果分享,及互動討論。

 

光+- 優質光環境講座
光,早已成為生活中習慣的一部分,但沒有光卻是萬萬不能!由台灣燈光藝術家賴雨農主講,介紹世界各地光運用的實例(建築、景觀、室內、藝術、產品等),感受光與人的微妙關係、聽新加坡燈光藝術節的趣事分享、聞「The Light Dam」概念與裝置過程、跟光一起環遊全世界!

 

時間|6/24(日)下午15:00-17: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拱廳(中三館二樓)
對象|一般民眾
費用|免費參加,需事先/現場報名

 

工作營主持人暨講師介紹 賴雨農 Uno
台灣台北藝術大學劇場燈光設計畢業,美國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建築燈光設計碩士。十聿照明設計總監、IALD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大中華地區總協調人。設計作品遍及亞洲和世界重要城市,並曾獲國際的獎項的肯定。客戶包括路易威登集團,凱悅飯店集團,中華航空公司,可口可樂等。以擅長玩味光影游刃於建築,空間和劇場之間,經常受邀參加許多的公開演講和論壇,也曾擔任國際照明展的主講人,著作有“尋味,光與影”和“留學,非去不可”,探討和推廣優質照明設計的重要性。

 

光互動藝術作品介紹 “The Light Dam”
“The Light Dam”由賴雨農設計創作,作品由數十個塑料的充氣小方盒氣球組成,每個方盒內都有一可捕捉/儲存太陽能轉化電能的循環利用能源晶片,將白天吸收的太陽能轉化,作為晚上發光之用。觀眾亦可將手伸進方盒中,晶片中的感應器即可對手的活動做出反應,隨著與人的接觸,閃動白色光束。”The Light Dam”曾於新加坡 I Light Marina Bay 2012燈光藝術節中展出,此次為首次在台灣展出,作品並將於6月23日華山1914文創園區全新空間「千層野台」開幕記者會上啓動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