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介紹
基金會以持續、廣泛且具深度的方式,長期自不同面向進行光影文化的推廣活動。多年來,透過點亮計畫及相關大眾參與活動,一方面整合產、官、學界及民眾,積極促成城市文化地標的點亮實踐及推廣活動;另一方面致力於尋求及培養更多感光種子,於2015年起正式連結台灣的正規教育體系,深入國中小校園內,結合各方師資共同規劃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希冀透過「光」的教育紮根,匯聚出更深刻、長遠的永續能量。
恆春有一群很棒、很勇敢的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了解家鄉的點點滴滴。學習如何表達,用孩子的視野與創意向大家介紹恆春古城。
這是「感光計畫」2016 年在恆春推廣的教育計劃,讓孩子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家鄉。今年12月,這些孩子們將會站上古城,向大家介紹他們的生活點滴。
活動時間|12/17、12/18、12/24、12/25 傍晚4點
導覽行程|約50分鐘,全程步行(有2個休息點)
每隊人數|15人
活動地點|恆春轉運站/水舞廣場/南門圓環內(詳細集合地點會依您所參加的行程有所不同)
場次:
- 12/17 週六(小隊:Happy five)
- 12/17 週六(小隊:古城尋寶四寶隊)
- 12/18 週日(小隊:1875)
- 12/24 週六(小隊:Happy five)
- 12/24 週六(小隊:古城尋寶四寶隊)
- 12/25 週日(小隊:1875)
謝謝夢君老師開放,讓我們帶觀眾來認識月琴工廠喔!來到月琴的家,當然要來一曲恆春調!
在石牌公園的這個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恆春古城有四個城門,而且城牆是圓弧型!以前城內還設有練兵場喔!
走上西門,這是古城中最古老的一塊雉堞,因為殘蹟保留,讓我們有機會想像古城的古樣貌。
這是我們準備的手作小禮物,是用掌葉蘋婆做的吊飾,還有我們的小卡片。
請帶著地圖和我們一起認識恆春古城吧!
在老街內,有一間木屐王的店鋪,王老師是很有才華的老師,他會在月琴上燒畫,把恆春的人文風情表現在月琴上。
恆春老街上最老的房子就在這裡喔!這個房子上還有恆春半島著名景點的浮雕,有機會來到恆春一定要抬頭看看喔!
在西門廣場上的廣寧宮內,有清朝總兵梁燕所提的恆春八景詩,這是當時在監造恆春古城時,梁燕走上猴洞山遠眺恆春半島而寫下的詩句。
在西門旁,有一塊石碑是記載了清朝頒布的法律,讓我們用表演的方式,告訴你石碑背後的故事。
走上西門,讓我們好像回到古恆春,想像當時官兵在城牆上巡邏的景象。
經過時間空間的遷變,古城上交雜不同時期的歷史刻痕,我們希望可以成為古城的守護者,讓古城持續佇立!
在南門旁的這一座城牆遺跡,上面有許多孔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子彈掃射造成的,從密密麻麻的痕跡,可以想像當時戰爭的可怕。
謝謝今天遠道而來的觀眾,也謝謝我們的親友們,來聽我們導覽解說!和我們一起玩尋寶遊戲。
謝謝今天來幫我們鼓勵打氣的觀眾們,從天光光走到天暗暗,希望大家都更認識恆春古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