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迪化半日照明設計案》

業主 | 半日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 | 原碩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 |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迪化半日」為一間位於迪化街、由老屋改建的複合式文創茶屋,與許華山建築師合作,入圍2018「台北老屋新生大獎」決選。由傳統長街屋改造,本案有著長向空間特有的序列感。空間機能為茶具與陶藝品選物展售、舉辦生活風格講堂與工藝課程、及茶食甜點餐廳。迪化街濃厚的地域特色與歷史背景之下,照明光感設計定調在內斂高雅而簡潔溫暖的方向,串聯各個內外場域,依序自沿街面往內有騎樓、一樓前段店鋪、天井中庭、後段的茶屋以及最裡端的後院,二樓則是甜點餐廳與陽台,實虛交錯的堆砌著。


照明設計企圖呈現出的視覺效果,需由嚴謹的計算、測試與規劃來達成。營造整體照明感受性的挑戰在於,在迪化街如此歷史豐富的老街區中打造與眾不同的光感,烘托一個蘊含質感的茶具品牌形象,同時又能提升各空間對潛在客人的吸引力、既符合各式實際營運及使用需求、還能同時展現老屋建築與文創商業空間自明性的光環境,讓茶屋空間的公共性得以藉由照明由白天延續至夜晚。

 

設計介紹

照明設計如同茶道有著嚴謹的程序,使茶葉在控制之下展現出令人驚豔的自然之美;而照明則得以讓賓客在特意安排的體驗情境中,細細品嚐老屋建築空間特有的「色、香、味」。


「減法」的照明設計,讓臨街面流洩而出的光感與基地周遭店鋪迥異,內斂展現截然不同的高雅姿態。靜謐而跳脫喧囂,藉由入口微亮的兩棵迎賓老杉木傳遞溫暖的觀迎,光引導著視覺入內,有如進入一條積累著深厚歷史底蘊的窯爐。光溫和的襯著白色窯壁上藝術品般雅緻的杯與壺,視覺層次堆砌著美學生活的閒逸情調。


照明將泡茶的儀式性與長型街屋空間的儀式性扣合在一起,一境一境,譜成一曲柳暗花明。賓客穿梭在散發著濃濃人文氣息與刻劃著時間紋理的茶屋,斜陽西落,瞥見庭院晃漾綠影,一面染著從窗櫺內部透出的暖白光,另一面交織著藏青色的自然天光。溫潤光環境彷彿一場茶席,是五感體驗的藝術。當滾水注入壺中一把揉和著迪化街歷史醇香的茶葉,瞬間茶香撲面。杯光交錯之際心境逐漸抒情,在微光中,昇華成某種與俗世短暫的超脫和抽離。


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尊重自神農氏至今六、七千年的茶飲歷史,並將之融入空間中,「迪化半日」即是承載著新舊文化融入生活美學的場域,整體光環境是親近舒適且安靜詳和、低調而高雅的。這種公眾文化空間夜間氛圍的永續發展體現於時間感的弱化,呼應了建築師為「迪化半日」寫下的一首同名詩:

 

春意盎然夏日情,秋風吹起冬日暖
偷得半日閒雲時,靜靜守候故人來

 

 

 

原碩照明提供;游宏祥攝影工作室/吳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