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新竹市茄苳國小風雨球場》
業主 | 新竹市香山區茄苳國民小學
建築設計 |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照明設計 | 曜弘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施工 | 互麗營造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新竹市香山區茄苳國小風雨球場,基地位置鄰近國道三號茄苳交流道及中華大學,各校區周圍被樹林圍繞,位於校區最內側抬高2.7M的基地,將拆除原本的危樓重新規劃符合法規的風雨球場。
現況問題:
1.茄苳路連接校園主要入口,西南方向入口為施工動線,但原路線過於狹窄,車輛無法進出施工需擴寬,整理成帶狀廣場,並設置照明。
2.現況高差過大,植栽景觀阻斷活動連續,讓整地的結果同時滿足施工與設計及後續維護動線,方便未來體育館維修車輛進出,環繞跑道邊的線性廣場也成為運動會的地景看台,下方也能規劃為座位區遮蔭。
校園建築順應高差興建,因此規劃內容包含風雨球場及校園整體景觀改善,希望建築與地景的關係,融入自然環境同時解決現況問題。
設計介紹
進入校園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崁入樹林漂浮的長方形白色量體,下方水平延伸的雨遮迎接學童進入開放的入口空間,仔細近看可以看到白色半透明立面的中空PC版,從白天到夜晚,內部燈光透過半透明材質映照出結構桁架的剪影,在室內陽光透過半透明立面,將室外的樹木剪影隨著風吹投影在建築四周,除了通透性,些微的反射也讓立面同時存在著樹木的綠與建築內部的白,相互疊合在一起,透過光線的設計成為一個隨著時間季節不斷呈現周遭環境變化的建築。
撐起這透明立面的結構是灰色方管、白色系的H型鋼與圓管斜撐,在正方形的模矩裡設置透明落地滑門,四片門扇收成一片,加強內外活動及視覺連續性,四個角落主結構懸挑不落柱,球場內照明配合H行鋼結構秩序理性設置,戶外走廊在柱子邊設置地燈向上映照雨遮,利用整齊的配置,反射營造出舒適又不過度的照明。
除了建築結構本體的照明,順著地勢上升的無障礙坡道、擋土牆、砌石牆面、欄杆、半戶外廁所,也設置了低調的引導式的照明,砌石牆面隱藏光源,由上至下表現出石頭的立體感,半戶外廁所天花無照明,以牆上緣的燈管打在金屬天花造成反射效果,凸顯天花與牆體分離的輕盈感,欄杆及草叢零星的矮柱燈及地燈,營造出輕鬆的引導及點綴,減少校園死角又不造成光害。
傍晚離開校園回望,一座漂浮於樹林間的半透明結構體,與地景及雨遮水平線的明與暗,創造開放友善引人入勝的空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