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虎尾鐵橋》

業主 |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執行團隊 |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 | 縣定古蹟

照明設計 | 沁弦築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施工 | 原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虎尾鐵橋」為雲林縣定古蹟,原為糖業專用鐵道。在1950~1960年代,為台灣製糖產業最興盛之時,製糖重鎮之一的雲林虎尾,於日治時期成為方便載運大量甘蔗原料進入製糖廠而興建糖業小火車「五分車」使用的鐵橋。虎尾鐵橋橫跨大尺度的虎尾溪面,共有21座橋墩,跨距長達437米,橋體為鋼骨結構,橋身由四個部份混合拼接,橋體一端上方有高架鋼骨,延伸約莫200米,橋體另一端則僅有軌道與水平延伸的橋樑結構,依據河川地貌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整座橋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

 

在歷經多次的延建與時代變革,如今,火車穿越於鐵橋結構體間的畫面早已不復存在,訪客可在鐵道上自在地駐足或步行於鐵道上欣賞美景,「虎尾鐵橋」已成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

 

設計介紹

虎尾鐵橋光環境規劃設計,以橫向的空間軸,與縱向的時間線,如橋之桁樑,動態交織夜間的景致。以動態燈光模擬火車穿越鐵橋的意象,透過橋體節點的燈光設置,呈現光的推移遞進,彷若火車穿越時光隧道,從遠端緩緩駛來的歷史場景。

 

另外,以一年四季,二十四個節氣設計主題限定色光。春季的六個節氣,採粉紅色光照,如春櫻之爛漫;夏季以湛藍色,呈現海水與晴空朗朗;秋季為橘黃色,彷彿落葉楓彩;冬日的六個節氣,採凜冽白光,是銀白霜雪的感受。以不同的光景凸顯四季交迭之下古蹟之美。

 

二十四節氣以外的日子,橋體結構以4000K 冷白色光,在夜間勾勒鐵橋樑桁,尤其是高架的一岸,更顯鏤空鋼骨交錯的風貌。橋面人行步道全年採用3000K暖色光,渲染橋面的桁版,如步履在時間光廊。全橋連貫的燈光隱藏於步道扶手下方與橋體結構之間,以貼心的間接照明提供夜間足夠的照度,免除燈光直射造成刺眼、眩光的問題,同時確保行人遊橋動線的安全。在橋彼岸處,以重點照明點亮一株樹木輪廓,使之成為行橋終點的特色端景。

 

本案配合雲林縣政府參照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建構透過光環境設計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永續城鄉,其極具特色的光環境效果將創造更顯著的地標性,而其嶄新風貌,不僅讓虎尾鐵橋的夜景成為區域最具歷史意義的亮點,且促進古蹟活化與地方的永續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