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以馬內利》
業主 | 苗栗長老教會
建築設計 | 一它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 | 一它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承載著上帝的愛及弟兄姊妹們的期待 ,130年歷史的苗栗長老教會,決定做主堂內部空間的大改造。
週日的早上走進苗栗市場, 熙來攘往的人們擦肩而過,夾雜著魚販菜販的吆喝聲在擁擠而看不到盡頭的人海裡,一個不注意就會錯過坐落在市場裡的──苗栗基督長老教會就是這樣融入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建築,經過了時間的堆疊在這個土地上已成為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也將人們與歷史連結在一起。
從啞啞學語的新生兒到經歷人生淬練的銀髮族群,都是我們在這個空間計畫裡面的主角,他們在這個空間裡的使用模式也成為了我們的設計根源,舒適的安全距離與流暢動線是我們所考量的,而建築美學也須融入在改造計畫中,決定以保有原本的建築型態,在室內進行翻修與更新也將以聖經裡的經文為設計主軸。
設計介紹
在創世紀裡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 創世紀1:3
在此次改造計畫的教堂建築裡,以不破壞建築結構下,利用原有斜屋頂建築挑高的特點,進而在內部以雙斜面搭配尖端的弧形設計為主要的光源與木質色調量體,從天花板延續到兩側牆面,將自然光線引進室內,象徵著一雙禱告的手,並搭配上窄下寬的木樑及線條打造視覺挑高感,堆疊出層層的連續性及儀式感,同時也在空間中運用自然光,結合了主要的燈帶照明與間接光源,使空間的寧靜感提升。
整體空間只用了水泥灰、純淨白、木質潤,三種色調,回歸自然純粹的空間本質,營造出教堂神聖、純淨的氛圍,讓人能夠更專注於與神的關係上使永續與環境結合的理念,融合在自然元素中。
教堂裡坐椅的設計特別訂製為雙人座位,除了有動線尺寸上的考量,也比傳統長椅在搬動上更為輕巧,椅背簍空的設計除了具穿透性之外,同時達到減輕質量的優點,能夠因應各種聚會模式、活動需求而彈性改變排列組合
在講壇的設計上我們運用了柔和光源的十字架融入牆面,在這裡也崁入了調光燈具可以依照不同的使用情況作光的調整弧形內凹的鑲嵌層次,因而產生自然的立體感,即使在不開燈的情況之下,自然光仍顯十字架的存在,在肅穆的教堂中,光成為了讓心沉靜的元素,讓教友更感受信仰的力量。
教堂在光與影的詮釋中,也讓走進教堂的每個人心裡也充滿了平安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