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嘉義車庫園區與製材所縫合計畫》
業主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建築設計 | 預景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 | 一隱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阿里山林業鐵路嘉義車庫園區座落於嘉義市市中心上,與嘉義製材所及嘉義文化中心為鄰,加上背後歷史的渲染與沉澱,更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景觀,每每讓到此遊人彷彿走入時光隧道一般值得細細品味其香醇。此外,阿里山林業文化而興建林業鐵路,嘉義車庫園區於1912 年啟用,日治時期舊名「北門修理工場」,用於建造及修理阿里山鐵路各式客車、貨車,也一直是維修的大本營,迄今已百年的歷史。為了讓民眾可以參觀,2005 年起改名為「嘉義車庫園區」,近年來森林遊樂及觀光事業急速發展,阿里山林業鐵路由運輸木材轉變為客運為主,並逐漸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
嘉義車庫園區位於嘉義市市中心,北向為嘉義製材所,臨近嘉義文化中心、檜意森活村等文化資產場域,加上背後的歷史,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景觀。本計畫藉由文化產業、觀光主軸及景觀空間營造之整合,讓參觀民眾經由活動與體驗,培養民眾認識園區及文化。
為提升林業文化與觀光主軸之落實,使遊客可以更深入了解其中背後故事,並增加相關遊憩經驗,針對車庫園區在內之周邊進行整體研究規劃,以優化整體景觀品質並提高開放空間遊憩環境。
設計介紹
過去車庫園區、街道間與動力室後方區域,夜晚僅提供車行需求的機能照明,此次配合景觀縫合規劃之下,在夜間照明設計,以低調與景觀融合優雅的光環境設計,提供未來夜間徐徐微風下的嘉義市活動與休憩的好去處。
夜幕降臨之時,散落在全區景觀光環境中具有林業鐵道、金屬古銅質感景觀草叢燈去回應過去鐵道設備材質想像,以低照度的發光方式提供夜晚活動的安全以外,特別在過往製材工場的貯木池範圍中以不同草叢燈的燈光色溫去隱喻暗示過往的歷史記憶。Moon Light光影照明方式,以柔和的光線更點亮園區景觀與樹梢隨著微風,穿透過樹影之間產生光影的搖曳擺動增加夜晚的空間氛圍。座椅之下的照明設計也提供夜晚休憩的安全與舒適性。施工過程中也因應意外發現的日治時期「第一代製材所遺構」而重新調整設計,將遺構與其所屬範圍提供適合的泛光在夜間讓光與遺構之間有著和諧的對話。
園區內南北兩盞高燈設計藏著設計的巧思,高燈的設計形式是由阿里山的蒸氣火車的加水站「水鶴」概念轉換而來,水鶴單根彎管的形式,成為高燈的造型語彙,並且透過水波紋的照射於園區中,就如同對蒸汽火車的水份補給。景觀高燈的高度設計,也配合阿里山森林鐵路獨特的軌距76.2公分,每個水鶴口需高於軌頂3.5公尺,因此燈口離地3.5公尺的景觀高燈投射高度,背後呈現了具有鐵道文化設計的巧思。藉由水鶴(Water Crane)補給蒸氣火車,轉化為光鶴(Light Crane)對於園區夜晚的遊客,照明水波紋的光成為給予人希望力量的抽象概念。也藉由具有林業鐵道文化光環境的再造,呈現車庫園區的夜間景觀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