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港都的文化扎根,高雄的另一種表情

 

2019-03-17

 

高雄,台灣人印象中的港都;哈瑪星,港都的根。

 

同治2年(1863年),打狗作為安平的子港開始對列強開港通商。隨著安平港的淤積,打狗對外的國際貿易開始興盛,各國商行紛紛設立,市街也漸漸成形,此時的打狗港多指的是今日旗後地區。20世紀初,為了運輸南台灣的糖、米、香蕉等豐富物產,日本人於明治41年(1908年)開始打狗港第一期築港工程。築港的同時,日本人在第一碼頭後方進行填海造陸,並開始市街規劃,打造出名為「哈瑪星」的新市鎮。

 

哈瑪星,其實就是日語的はません,意思是「 濱海鐵路線」。1920年代,因為擁有現代化碼頭及打狗驛(今高雄港火車站),使哈瑪星及哨船頭得以取代旗後,成為高雄的發展中心,舉凡市役所、警察署、學校、郵便局、銀行、武德殿等機構都坐落此地。1930年代,在哈瑪星設立的「高雄漁市株式會社事務所」(今鼓山漁市場),設置配有冷凍設備的現代化漁港及連接鐵路的漁市場,更加速此地區的繁榮。碼頭、鐵路、漁業創造的大量就業機會,吸引許多來自澎湖及臺南的移民移入哈瑪星。雖然1940年代新高雄驛(今高雄火車站)的設立及二戰期間盟軍的轟炸而使市況一度式微,不過哈瑪星總是能再現繁華,直到民國73年(1984年)高雄港區漁會搬遷後哈瑪星才正式步入沉寂,高雄港站也於民國97年(2008年)廢站。近幾年,哈瑪星打破沉靜,以親山、築港、復鐵、興町四條為主軸,提出「 興濱計畫」,以此計畫努力向外界展示其文化魅力。

 

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策畫的哈瑪星光任務邀請邀請姚仲涵、葉廷皓、黃怡靜、林利津、張永達、王連晟、王福瑞、紀柏豪、鄭先喻、 羅禾淋、胡縉祥及韓國ADHD團隊等12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程式編碼,運用鐵軌作為載體,以燈光結合音樂,是以播放影像為概念的地景藝術。站在 紅橋望向放射出去的軌道,看見光形成的浪,隨著音樂和光一進一退,下一秒,一個大浪打上來,你便被捲進了哈瑪星做為港都門戶的記憶中。一段段的光線飛快地在鐵軌上移動,彷彿正在快轉著舊時一節節車廂在此比肩接踵地交錯。遠方橫過鐵軌的木棧道,不時有人在行走,以各自走動的節奏一明一暗一明一暗地,將身影映在鐵軌上片斷又飛快的光線之間。音樂與光漸趨寧靜,此時馬路的汽、機車的聲音又開始浮現,這才驚覺哈瑪星的土壤積累了如此多的時光塵跡。

 

哈瑪星的文化復興為高雄港沿線留下不同於高樓商場、工廠倉庫的表情,保存了城市發展的軌跡,這不僅是為了向外地人展示豐富的觀光資源,更為在地人收藏城市的記憶。歷史上高雄是從港「長」出來的城市,小編想這不僅是因為其在經濟及生活上與港口息息相關,更是因為在發展的過程中高雄不斷地透過文化復興持續深根的原因。未來,高雄港都如何在愛情摩天輪之外,保持文化重鎮的領先地位,值得我們引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