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介紹
基金會以持續、廣泛且具深度的方式,長期自不同面向進行光影文化的推廣活動。多年來,透過點亮計畫及相關大眾參與活動,一方面整合產、官、學界及民眾,積極促成城市文化地標的點亮實踐及推廣活動;另一方面致力於尋求及培養更多感光種子,於2015年起正式連結台灣的正規教育體系,深入國中小校園內,結合各方師資共同規劃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希冀透過「光」的教育紮根,匯聚出更深刻、長遠的永續能量。
動態跟靜態攝影最終都還是回到「人」這件事上
2018-03-30
比較個人狀態的話,我在晚上比較會感覺到光,因為白天太習慣光的存在了,你知道這就是人的弱點,你越習慣它存在的事物越會被忽略。
導演唐健哲從「小遊,戲」計畫啟動,就開始拍攝紀錄泰安國中小同學們與老師共度的時光。平常他工作的領域包含MV、廣告、劇場,也經常站在第一現場紀錄社會運動。在場域轉換之間,影像對他而言各有什麼不同的特殊性呢? 又有甚麼與光有關的特別經驗呢?
Q1.請問你是如何開始影像工作的? 當中是什麼吸引你往這條路走?
A1.這要回到我高中的時候,我爸送我一台小的數位相機,就一直還滿喜歡拍照,大學的時候會跟阿伯借最初階的相機,系上有演出就會去拍。不過我大學的時候都在演戲,那時候就是喜歡拍然後拍感覺,當兵時才存錢買了第一台單眼相機,只是想拍照。大學四年演了二十幾齣戲,一年看七、八十齣劇,退伍後決然決定不要再觸碰劇場了,那時覺得我離這個地方太近了,太接近就什麼都看不清楚了。後來因緣際會被找去做製片助理,之後做了製片,拍片壓力大,加上其實並不那麼喜歡這個環境,壓力大時就會想拿相機拍作品,拍著拍著就有人找我去拍照了。從製片到以拍照維生中間花了一年到一年半,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人開始找我做錄像了。現在動態跟平面是一半一半吧。
影像為什麼吸引我…,講的噁心一點,那時候的人生狀態讓我覺得影像可以留下些什麼,現在覺得影像是擅長做的,也需要生活,半年前一度對影像感到厭倦,我覺得我可能天生對某件事情太接近時就會想逃離,不過現在已經漸漸調整回來了。現在調整的方式就是有時候回來拍劇場,劇場的節奏、環境是我喜歡的,也比較在乎人的感受。
Q2.你的作品中,(客戶)包含流行音樂、劇場及藝術領域,不同客戶導向不同的目標群眾,請問這之間影像的轉化與不同之處為何?
A2.MV、美術館跟劇場算是同質性比較高的,給很大的空間。廣告的話就是要拍的美,有他的訴求,客戶就是導演。相對來說廣告的拍攝很無聊,比較像是就事論事的工作,就是按照著分鏡拍,不會有其他東西,這個東西是比較技術領域的部分,它不會像拍MV、拍劇場有這麼大的空間。
在影像上,廣告是客戶要甚麼給甚麼,當然有些客戶會給予很大的空間讓你發揮,但你始終就是要服務產品,至於美術館的作品會很縝密的討論任何事物,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劇場的劇照在討論上幾乎都不會有甚麼意見,空間更大。前陣子跟「動見體劇團」的導演符宏征就有聊到過拍劇場跟拍電影劇照的差別,電影的宣傳照是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或是電影拍完後再拍。但是劇場的宣傳照永遠是在開排之前,你都還沒開始排練就要開始拍照,演員的狀態是不在角色裡面的,攝影其實也是,就得往更概念式的方向去猜測未來戲會發展成的路線。
Q3.靜態攝影跟動態攝影你個人是否有比較偏好哪一個? 為什麼? 兩者的表現語言最大的差別為?
A3.前陣子我比較喜歡動態,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啦,我自己不夠熟的東西我會特別喜歡。但是現在兩個都差不多了,現在我比較喜歡靜態了,因為其實是動態是靜態的連續性,拍一張照片要構圖很完整、要漂亮,動態就是要拍到這麼多好看的照片組合而成。但我更熟動態之後就發現拍攝靜態是更困難的,如果只能用一張照片把一個狀態、一個故事講完是更困難的。所以我現階段是比較喜歡拍照。
如果不談技術上的話,技術上動態有更多更困難的技術。動態跟靜態攝影對我來說邏輯是一樣的,最終都還是回到「人」這件事上,你要怎麼抓你面前人的氣味。我覺得這件事是最終目的吧。我喜歡拍人,因為不動的東西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哈哈。
Q4.光影在攝影中是很重要且必須的元素,在你的作品中(靜態或動態皆可)是不是有在呈現光影時比較特別的經驗?
A4.這個問題有點大。嗯……,天天都在想比較特別打光的方式,的確是任何拍攝都會想如何處理「光」,攝影就是不論任何一顆鏡頭都會有光的處理,不論平面或動態,工作就是一直在處理這件事,生活也一直在處理這件事,不過我覺得我一開始在攝影時沒意識到「光」,只在乎眼前的人,但越來越熟練後發現只要能把光控制好,對攝影的工作來說幫助會更大。到後期自己在生活周遭會一直觀察光,甚麼時間的光從哪裡來會好看,雖然偶而會有些光影變化的意外,但大多這都是很制式化的,比如清晨跟傍晚總會有20-30分鐘,統稱為magic hour,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
Q5.你與基金會合作「小遊,戲」計畫的動態影像紀錄,其中光的概念是抽象的、無形的,很好奇你自己對光的想像為何? 日常生活中會被甚麼樣的光影吸引呢?
A5.,對我來說到底是甚麼……,比較個人狀態的話,我在晚上比較會感覺到光,因為白天太習慣光的存在了,你知道這就是人的弱點,你越習慣它存在的事物越會被忽略,嗯…….我是個性格比較負面的人。
噢!我覺得光就是救贖吧!好噁心,但光就是某一種救贖吧。某一種你想要被抓住或抓到的甚麼東西,渴望被光照射著或追尋一道光,那可能也不是實際肉眼能看得見的光。
Q5.如果不談影像,你會最想跟大家聊些甚麼?
A5.做菜啊!我覺得做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我目前人生的狀態,做菜是一個滿療癒的行為,因為要很專心的切菜、要很專心的準備食材、然後做完吃下去。不管好不好吃,那都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完整的過程。做菜這件事很奇妙,有時候你晚個幾秒鐘起鍋,或是晚了幾秒鐘撒鹽,那整盤菜的味道都不一樣了。不覺得這件事情跟人生很像嗎? 慢了一下出發可能就看見一場車禍或是你往右邊轉就錯過某些東西,往左邊轉也許遇到美好的風景。這一年我開始做菜做的比較勤之後,我發現透過做菜,我的性格、我原本人生中的個性都有很大的改變,很推薦大家去做菜!
以下為唐健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