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介紹
基金會以持續、廣泛且具深度的方式,長期自不同面向進行光影文化的推廣活動。多年來,透過點亮計畫及相關大眾參與活動,一方面整合產、官、學界及民眾,積極促成城市文化地標的點亮實踐及推廣活動;另一方面致力於尋求及培養更多感光種子,於2015年起正式連結台灣的正規教育體系,深入國中小校園內,結合各方師資共同規劃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希冀透過「光」的教育紮根,匯聚出更深刻、長遠的永續能量。
不同的光線告訴了我們很多事
2018-03-23
馨文為實踐大學建築系所設計的網站與跳脫平面思維使用影像拍攝的字體設計近期更在Hiiibrand Awards 2016獲獎,網站中的影像以建築系學生熟悉的工作室及實習工廠作為背景,雕塑概念的字體設計材料則來自工作室的素材。
這次與泰安國中小學合作的「小遊,戲:看勇敢的孩子在發光」分別在主視覺及標準字與兩位不同的年輕設計師展開合作,主視覺的創作與繪畫由葉馨文設計;而標準字及海報則由林婉筑延續發展。今天我們將展開一系列小遊戲的相關介紹,就從馨文開始!
點開馨文的作品集,可以看見各種不同風格與形式的設計作品,馨文為實踐大學建築系所設計的網站與跳脫平面思維使用影像拍攝的字體設計近期更在Hiiibrand Awards 2016獲獎,網站中的影像以建築系學生熟悉的工作室及實習工廠作為背景,雕塑概念的字體設計材料則來自工作室的素材。馨文提到製作過程中搭景都是與團隊自己來,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才拍完,更難的則是要克服網站設計技術層面的各個關卡。
當問到她自己最喜歡哪種風格時,她想了一下說其實還是最喜歡插畫創作,馨文提到自己插畫的調性偏向繁複、注重細節的描繪,其中作品「52Hertz」在繪畫中以黑白線條呈現光影及量感,可以感受到版畫中處理明暗的細緻質感與氛圍。馨文:「不同光線告訴我們很多事,可以觀察出很多情緒」。
每次我們總好奇設計師對於色彩配置的想法從何而來,又如何能夠讓光感在畫面中呈現,她舉例今年為藝穗節設計主視覺時,整個畫面視角聚焦在城市正中央以棚子搭建的發亮舞台,利用相同色系中用不同色階營造出光亮與暗影,並運用對比色的綠色點點形塑出風感,就好像一陣輕柔的風吹過這座正熱鬧看演出的城市,帶動人們前往舞台的腳步。事實上,什麼色彩配置、光感呈現到頭來還是全憑她心中的直覺與實際使用後的感覺來決定,這大概是非設計、創作人所不能體會的境界吧。
看更多馨文的作品:https://www.yashinstud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