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計畫介紹

「點亮計畫」為基金會長期推動的願景工程,點亮的示範基地遍佈全台各地。將硬體點亮與策展思維並置,著重的不僅是照明的改善,更重要的在於透過光的轉變與推廣活動的規劃、執行,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生活及地方故事產生更多火花,整體性將環境周遭的光影與人文納入計畫脈絡,以人為本,加深大眾對於光在環境中的感知。

藉由照明設計之於公共文化設施及環境的運用,協助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與營造良善的光環境;同時以光環境為核心,秉持對土地的關懷,發掘各地獨特的歷史與人文,舉辦光影藝術之推廣活動。

 

臺南風神廟

吟一曲古廟光影詠嘆調

主辦單位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管理單位 |  風神廟管理委員會

照明設計 |  周鍊

執行設計 |  日光照明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文 / 轉載自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之《有光》台灣光環境專書

開城歷史幾乎等同臺灣史縮影的臺南市,古風興盛、文化底蘊深厚,數百年來,先民在城裡城外留下無數生活痕跡,讓整個城市宛如一座露天博物館,無處不古蹟。凝聚民間信仰所在的廟宇尤為密集,市中心有知名古廟大天后宮、武廟巍然矗立,拐個彎,就能遇見北極殿、延平郡王祠……廟宇,是觀光客的景點、在地人的日常,古廟宛如通往歷史的時光隧道,能引領你迢迢穿越時空,重溫老臺灣的生活印象。

 

透過光設計 喚醒關於文化的懷想

然而外地觀光客卻鮮少聽過同樣地處臺南府城核心地帶的三級古蹟風神廟。這裡是全臺唯一主祀風神的廟宇,雖歷經數次重建整修,建築樣貌已有更迭,但風神爺照看地方三百年,不論在歷史、空間及地理位置上,都意義重大。從前,廟宇是官府佈達正式文告、百姓敬神祈福與日常活動聚會的重要場所,隨著科技文明愈來愈發達,生活中愈來愈充斥各種眩光,卻愈來愈讓我們看不見重要的文化資產與精神寄託,其實就在身邊。

 

如何透過光影改造,活化入夜的都市空間,重新喚起在地居民與遊客對廟宇的情感懷想、歷史對話?

 

2012年,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選定臺南為基地,探索廟宇及其周邊街道之間的關係,以「文化即在生活中」構想為基礎,提出「優質光環境」概念,以最低限度的「輕建設」—即光環境的營造,帶來最符合實際需求並能展現在地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選定與在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風神廟為設計主體,進行光環境示範改造,思考如何透過光的設計,營造適於在地歷史沿革、居民生息的光環境,重現廟宇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空間,讓漫步周邊的路線更加宜人舒適,讓風神廟及其所伴隨的信仰意義再生,重新找回環境中人與人的緊密互動,凝聚疏離的情感,讓古廟自然而然地、再次融入人的生活當中。

 

探索光與城市、街廓、社區的關係

古廟改造茲事體大,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笑說,當初為了擔心業主以為團隊是來「賣燈具的」,特地入境隨俗,擲筊徵得風神爺的同意後,才開始進行設計施工作業。耗時兩年時間凝聚與臺南市政府、廟方、社區的共識,分階段規劃執行「感光臺南」計畫,邀請華人照明先驅周鍊回臺擔綱設計照明,重新打造風神廟與其鄰近的光環境,重新點亮清朝時期的「臺灣大門」。

 

城市的規劃,必須傾聽在地文化、慢工出細活,才能找到屬於每個城市獨特的生活光美學。在風神廟,周鍊捨棄聲光科技效果,以減法為宗:「以光為媒介,引動民眾回憶起『廟埕就像戶外客廳』的美好過去,嚮往重返可貴的鄰里人際互動,進而做出改變,重建人與廟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他找來昔日學生李其霖合作,用不著痕跡、簡便、非破壞的方式施作,賦予這處歷史場域全新風貌。他以「減法」觀念,讓多餘的路燈退場,於鐘鼓樓簷角安裝投射燈點亮,讓壯麗的接官亭在夜間也能被欣賞;主殿以沒有眩光的上照光,讓視覺聚焦,讓廟宇本身成為一個「光的容器」,讓古蹟本身自己說故事。

 

整體設計上,以呈現人文環境特質的思考出發,將亮的地方降低,再輕巧「加光」,漸次營造出層次感,重現廟宇原有的莊嚴風華與人情溫度,體現古都豐厚內涵。並以光的語言忠實刻畫、表露風神廟接官亭自然古樸的內涵。整體環境採用暖白色,重展廟宇溫暖、崇敬的氛圍,營造廟埕就像客廳的空間感,拉近廟宇和居民間的距離;廟宇入口書卷窗造型窗運用微明的漫光構築深度,營造左右張開雙臂的入口意象,空間的變化幽長深遠,沈澱出一種歷史的渾厚質地。

 

安全性的提升方面,廟埕四周埋入投射燈,與地面齊平,垂直牆面背景光營造有層次的廟埕輪廓,保有整體協調性,強化空間感,防止光害也增加安全性。

 

減少因為路燈的強光而產生陰暗處,提高使用效率及安全性,讓古蹟的幽微、神明的莊嚴被感受到。整體採用暖色光源,以溫暖的色調展現古蹟廟宇崇敬的靜謐之美,希望讓更多人樂於親近古蹟、了解古蹟,體驗城市自身的文化魅力。

 

「光已經不是為了看得見,而是一種生活人文的品質。光,是要讓人去體會,而不是強迫別人接受。」周鍊強調:「光環境的改造,做到最極致是看不到燈、但能感受到光。文化歷史、空間和建築物本身是主角,而光是襯托主體的配角。」

 

 

用光的語言凝聚人心 重新寫歷史

「光之廟宇」的打造,自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竣工,減法的設計,讓原本眩光泛濫的小廟內聚為溫暖靜謐的樸素古剎,讓一個原已沒落的風神廟,點亮後變成亮點。入夜點亮的風神廟,化身成為一座光的美術館,以光的語言忠實刻畫府城歷史與宗教建築美學,具體呈現光為人與環境帶來的影響力,為臺灣的城市光環境,帶來全新的思維與啟發。

 

日本照明大師面出薰觀察:「從風神廟的改造,可以看出臺南這個城市在重新調整對光的理解,不使用過度的光,呈現了讓人愉悅、舒適的情境。」

 

時任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峰表達了感謝之意。「這座古蹟已經沉寂太久,曾經連許多臺南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身為當地居民,很希望關於廟的精神、故事可以延續。」他形容改造後的光就像一道「無形的聖旨」,使廟宇重新煥發起來,讓年輕人也願意來參觀,讓古蹟的歷史文化繼續傳承。

 

文化飲食作家王浩一指出,臺南有很多古蹟,佔地廣闊又分散,夜晚因此變得寂寞、幽暗,很多人來旅行就是白天拜拜,晚上睡覺,非常可惜。風神廟這座古蹟陪著臺南人從清朝一路走來,乘載了滿滿的在地紀錄,十分可貴。美好的光,讓廟宇空間有擴大的功能,打出了歷史的影子,循著光的路徑,呈現文化脈絡、地理資訊的典故,讓建築物不只具有華美的外觀,更能呈現歷史的高度與深度。奉茶創辦人葉東泰也表達了期待:「臺南有很多神明在這裡,希望有更適當的光將這些神明都打亮,也打亮我們心的光。」時任屏東縣長曹啟鴻也慕名前來參觀,驚艷之餘,甚至連帶牽引、促成日後恆春古城點亮的計畫。

 

臺灣光環境運動里程碑

在風神廟磚砌瓦疊、幽光隱隱的空間裡或漫遊、或閒話家常,有一種悠悠的慢活氣氛,當簷下燈籠亮起,淡泊安詳的情調更令人嚮往。美學家蔣勳感嘆:「我懷念早期的臺灣社會,那個時代有幽微的光,幽微裡面有樸素,也有內斂,是珍惜當下擁有的光而不濫用。現今臺灣的照明過度,未來希望能把詩句裡形容的自然光找回來,竹影的光、像水一樣流動的月光。特別是在臺南這樣有深厚文化奠基的地方,應該努力去找回幽微的光,找回人的悠閒、人的安靜、人的溫和,『光之廟宇』是個開始。」

 

「光」以其無法觸摸的特性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時常被視為理所當然,「適宜性」、「適地性」鮮少受到關注。城市漸漸少了對使用者感受,及能否呈現環境文化特色的人文思量。風神廟這座「光之廟宇」以光為見證,與在地人重新進行親密交流,重新提醒大家,入夜後的廟宇可以像是自家院落,供鄰里聚集聊天,或者也可以安靜地坐下來,細細享受臺南這片美好生活之地。

 

以風神廟為起點,臺灣光環境運動進入新的里程碑。「光之廟宇」每晚固定點燈、全年無休,要讓全新的光魅力持續延伸、無限擴散,探照一城一鄉,逐步點亮臺灣。


關於風神廟

清朝時期,臺南府城是臺灣所有行政管轄的最高單位,當時的五條港港區為全臺貿易出入口,郊商聚集。清乾隆4年(1739)由臺灣道鄂善在五條港的南河港港口建立了風神廟,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於廟埕前建置了接官亭石坊,來自對岸的清廷官員們搭著靠風力前行的帆船渡過險惡的黑水溝抵達鹿耳門,再沿著臺江內海到南河港港口,正式迎接他們的,是在接官亭下佇立的府城官員,眾人會先到風神廟焚香祭拜,感謝風神爺保佑旅途平安、順風抵達,才進入府城報到入關,故又有「風神廟接風,接官亭接官」的說法。

 

接官亭石坊是臺閩地區現存石坊中,規模僅次於金門邱良功母節孝坊者,為臺灣本島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由泉州花崗石材建制,氣派非凡。

 

地址 │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