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計畫介紹
「點亮計畫」為基金會長期推動的願景工程,點亮的示範基地遍佈全台各地。將硬體點亮與策展思維並置,著重的不僅是照明的改善,更重要的在於透過光的轉變與推廣活動的規劃、執行,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生活及地方故事產生更多火花,整體性將環境周遭的光影與人文納入計畫脈絡,以人為本,加深大眾對於光在環境中的感知。
藉由照明設計之於公共文化設施及環境的運用,協助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與營造良善的光環境;同時以光環境為核心,秉持對土地的關懷,發掘各地獨特的歷史與人文,舉辦光影藝術之推廣活動。
從獨一無二的手染服飾中調出無拘無束的色彩
來自他鄉的六段故事、六個不同人生,匯聚於恆春古城,堅持著屹立百年的承諾,持續守護來此停留的人們……
照片提供 | 吳冠臻
大學畢業之後的人生階段,吳冠臻摸索過一段時間,念設計的她,工作時夾在老闆與廠商中間,受不了兩方的溝通方式與態度,於是選擇離職,自此,她的履歷投遞不限全台鄉鎮市區,工作性質也不再受限設計領域,只希望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台中、彰化、高雄與花東,都有她短期工作的足跡。
地方很小 朋友很多
意想不到的是,她先找到「喜歡的人」,於是來到恆春落腳,但是與當時的男朋友沒有在一起多久就分手,自己卻在恆春繼續生活了下來。究竟是哪一年來到恆春,她的回答藏不住青春年華的肆意:「好像在這裡過了三次春吶,這樣是哪一年我也不太清楚?」
經過掐指一算,確定是2011年來到恆春的吳冠臻,她回憶起來到恆春的抉擇,花蓮與台東的生活步調太慢,自己也有點無法適應,台中與高雄的繁忙又很壓迫,於是介於中間的恆春與吳冠臻一拍即合。 喜歡上恆春哪一個部分?她笑著說,「我是個很宅的人,但是恆春的人很熱情,認識之後都會找我出去玩,恆春又很小,連我這樣的個性一出門都有人打招呼!」


手染衣著 獨一無二
起初吳冠臻先是在鎮上的山羊酒館負責吧檯,對於天性頗宅的她來說,下班窩在家裡的時間就是上網,某天靈機一動,她發現了手染的資訊,於是自學埋頭投入,現在租了恆春外環道旁的小屋子,住處與工作室合併,開啟她喜歡的事業,分享給每一位有緣與她接觸的朋友。
對她來說,手染之所以迷人,就是無論如何安排工作流程,染完之後,一一攤開都是未知的結果,也因此每一件衣服 都是獨一無二的色彩,吳冠臻的創作理念是「拿未來的模樣,用來觀照今天的自己,喜歡染布的自由美感。」由於每一件作品都是她費心盡力,純手工,所以產量不 多,目前只有在網路上可以訂購,或者是朋友之間口耳相傳來現場挑選。「我真的很宅,不喜歡熱鬧,所以也沒有想過要去墾丁大街擺攤。」吳冠臻說。
手染主要細分成紮染(tie dye)、浸染(Dip-dye)兩種方式,最大差別在於處理的溫度
她租了恆春外環道旁的小屋子,當作手染工作室
定居恆春 家人放心
無論是移動到哪一個城市,她的想望都沒有改變過,心血來潮時她就會畫畫、寫寫日記以及染布,做自己喜歡的,收入夠用就好,這個年紀的她,無需太多妥協。
原以為她的父母親會很擔心孩子離鄉背井,但是吳冠臻的答案出乎意料之外,「感情結束那時他們就有問我要不要回去,但是發現我在這裡很開心,他們就不擔心了。」於是,她的父母親想念女兒時就會南下,也當作渡假,然後吳冠臻會讓他們穿上自己手染的衣服,在草原上奔跑與跳動,一家人感情好得讓人羨慕,這些親密的互動,不只成為她在粉絲頁最好的宣傳,也讓人體會到恆春這片土地不只讓年輕人喜愛,也能讓長輩「忘情、放心」。
吳冠臻的父母親是她的最佳模特兒
基礎建設 有待進步
當然,恆春也有吳冠臻覺得需要改善的地方,除了鋪不平的柏油路,再來就是醫療資源短缺,對於身體狀況不好的她而言,有時到了急診卻沒有醫生或護士值班,「如果要讓長輩選擇居住恆春,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狀況。」她指著桌上的自己藥袋說。另外,她也希望觀光來客量可以減少一點,雖然周圍多數的朋友是依賴遊客維持生計,但是她明顯感受到環境已經慢慢被破 壞,垃圾量越來越多,現在也沒有淡、旺季之分,一年四季都是人潮,「這裡的冬天不會很冷,以前還可以像是包下整個海灘玩耍,現在真的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好 難,生活在這裡的人,也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可以好好享受了。」
不過,身體的病症終究會克服及痊癒,恆春這塊土地,依舊是她健全心靈的良方。「我最早就住在靠近西門的恆春夜市,那裡的滷肉飯超好吃的,可是每周才有一次的美味!」提起夜市的美食,吳冠臻眼睛發亮的說。嫌夜市太過擁擠,她建議可以 走到北門對面位於轉角的店家用餐,吃飽喝足,最適合走上城樓,坐在紅磚上休息,悠閒愜意地瞧著人們來往走動,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微弱的星星,然後,向恆春小鎮道聲晚安。
與恆春的光相遇
不怕曬黑的她喜歡追著太陽跑,從早就開始曬太陽,曬到下午三點正好到關山吃鹹粿,然後繼續追到萬里桐,有時候隨著季節變化,還會尾隨陽光來到後灣,感受落日的氛圍。
對吳冠臻來說,落日比日出更讓她喜愛,夕陽時刻象徵了一天的認真結束,能讓心情歸於平靜。著迷夕陽魔幻時刻的色彩,她也不斷嘗試手染出夕陽的配色,敬請拭目以待。
對吳冠臻來說,落日比日出更讓她喜愛
乖姥姥手染Tie Dye日記
手染主要細分成紮染(tie dye)、浸染(Dip-dye)兩種方式,最大差別在於處理的溫度,吳吳冠臻使用的技法是紮染,這也是中國民間古老的織物染色法之一,處理流程包括退漿、手染,清洗完之後再上漿,步驟繁瑣,通常一件衣服至少就要兩天才能完成。
為了方便販售,吳冠臻成立「乖姥姥手染Tie Dye日記」,不只是手染衣服,還有手染的帽子及帆布鞋都有販售;不過,手染不接受客製,它的特別就是你買了這一件永遠無須擔心撞衫,每件都是獨一無二。如果有緣,歡迎你開心地帶走它。
網站 | www.facebook.com/omilow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