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計畫介紹
「點亮計畫」為基金會長期推動的願景工程,點亮的示範基地遍佈全台各地。將硬體點亮與策展思維並置,著重的不僅是照明的改善,更重要的在於透過光的轉變與推廣活動的規劃、執行,與在地環境、景觀、文史、生活及地方故事產生更多火花,整體性將環境周遭的光影與人文納入計畫脈絡,以人為本,加深大眾對於光在環境中的感知。
藉由照明設計之於公共文化設施及環境的運用,協助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與營造良善的光環境;同時以光環境為核心,秉持對土地的關懷,發掘各地獨特的歷史與人文,舉辦光影藝術之推廣活動。
家咖哩的每一道菜帶著一段故事
來自他鄉的六段故事、六個不同人生,匯聚於恆春古城,堅持著屹立百年的承諾,持續守護來此停留的人們……
照片提供 | 曾品翔
很難想像,曾品翔來到恆春之前是不使用社群軟體的,對於長期在影視製作環境工作的他來說,這更是匪夷所思的習慣。他說,過去在台北的生活有太多複雜與交際,只要有個無需工作的周末時光,他形容的生養休息,就是拿著遙控器盯著電視打發時間,「你相信嗎?我可以買好 食物整整在家待在家兩天不出門。」他瞪大了眼睛說。
定居恆春,人生大轉彎
2013年8月,30多歲的他辭去編導及製作人的工作,來到恆春定居,並且開了一家富有南洋風味的餐廳「家咖哩」,展開別樣的人生軌跡。奇妙的是,他開始註冊社群軟體,還與當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球隊,群組中訊息往來不斷,互相分享在恆春發現的大小事,或者有人從北部帶名產下來,也會以此爭相走告。看似平 凡無奇的舉動,卻是曾經生活在台北多年的曾品翔一大改變。
因為工作經驗的積累,也培養他敏銳的觀察能力,來到恆春他接受了這裡緩慢的步調,也開始有所領悟。「剛開始覺得這裡的人說話都很兇,後來才明白,這是他們的草根性,沒有惡意,就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只是外來的人不習慣。」


體會在地,看見真性情
另外,曾品翔提及開店初期有聘請在地的一位婦女來負責庶務工作,但是對方總是慣性遲到,這樣的工作態度讓他覺得很困擾,仔細詢問遲到的原因,對方竟然給他的答案是「塞車」,於是,百思不解的他只覺得是個藉口。而後這位員工也因故離職,但每次經過家咖哩的店門口,總會分享她自己種的蔬果青菜給曾品翔。一日,曾品翔再次來到市場,正打算把今日所需的食材結帳時,又巧遇這位婦女,她於是邀請他一起返家拿菜,就這樣曾品翔騎著摩托車跟在她的後頭,婦女騎著腳踏車在前面帶路。
「她的菜園在網紗,我們就沿著台26線往北騎,我才發現,只要有大車子接近,她就會很緊張,然後往旁邊停車,然後牽著走直到大車過去。」曾品翔說。於是他才明白這就是婦女口中塞車的原因,才意會到這個恆春小鎮的人們,有直率坦白,卻也有內斂表達,都是這片土地孕育而成的姿態,但是背後都有他們的故事,應該去理解及感受。
親情牽掛,美麗且哀愁
選擇在恆春南島開始另一段生活,是他過往工作在花蓮認識的朋友所啟發,「你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做什麼,就去做呀!」曾品翔描述著當時朋友鼓勵的語氣。然而,他的心中不免有些考量,擔心出自於居住在高雄家中的兩老。「在台北工作了將近二十年,我幾乎只有過年才回家一趟,如果真的用這樣的頻率來計算,我還能見他們幾次面?」維持過去的生活模式,曾品翔知道能再與家人親密相處的時間非常短暫,於是,他最後捨棄較遠的花蓮,選擇了距離高雄一個半車程可抵達的恆春定居。
然而,搬來恆春之後的經濟不夠穩定,又讓父母親憂心,這歷程也是備受煎熬。2014年的農曆春節,曾品翔的父母南下恆春,待在店裡度假休息,看見生意不如預期的父親一時心急,批評了餐飲定價太高、客人當然不會上門,最後,按耐不住情緒的曾品翔回了父親說,「來這裡除了吃東西,我賣的還有故事,這裡的每一粒米,每一道菜我都可以跟你聊……」
這是曾品翔來到恆春開始的另一個人生階段,某個方面來說,像是他在恆春意會到理解他人背後的故事,這個時刻的他,也很需要家人及朋友的懂得。他說,「來到恆春的朋友我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所以逃避回來,一種則是真正想過生活,想完成內心的想望,為在地做點事情。」家咖哩的招牌亮在古城南門的一旁,雖然不甚亮眼,但是他是屬於自己歸類的哪一個族群,已經給了我們清晰的答案。
與恆春的光相遇
回憶起那個清晨,農曆春節的恆春,安靜無聲,曾品翔陪著父母親走上了古城的天空之橋,打算在城樓的步道散步,此時,牽著狗兒走在後頭的他發現,日出曙光灑在母親的髮梢,白髮明顯地被映照了,短短的路程,父親的雙腳走起路來也有疲態。
在恆春的日出光影,他看見了雙親年邁的痕跡,以及自我生命的刻度。
家咖哩恆春店 【已歇業】
空間上是早期閩南式的建築風格,擁有長型明亮的用餐區域、開放式的吧台,並且利用懷舊元素營造出精彩豐富的多元風格,曾品翔表示,也就像店內的咖喱料理,精心研磨調配的醬料,搭配新鮮有機的台灣在地食材,不只富含了大自然的豐盛美味,也能品嘗他對這片土地的情感。
地址 | 屏東縣恆春鎮南門路22號(南門前方)
電話 | 08-888-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