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20、21、22、23號倉庫展示規劃案_金工再現與複寫》

業主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建築設計 | 楊宗維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施工 | 湘築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 | 日出設計
照明施工 | 湘築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基地位置位於台灣宜蘭縣五結鄉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過去曾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中興紙廠),在紙廠倉庫群中20、21、22、23號,主要功能為修復相關設備及修復場所,中興紙廠鑄造股、金工股、車床室、木工股及營繕辦公室。由於內部機能需求使其建築構造型態具有相當特色,如:鋼構架、天花上方天車、L形角鋼鉚接結構柱。故計畫之初目標規劃設計一處以食文化及展示複合場所,如何同時在歷史文化空間置入食文化展示複合展示場域又保有原建築遺構之美,即是本案規劃之初時的最大挑戰。

 

設計介紹

規劃之初我們尊重原歷史空間保留下來之鋼構架、天花上方天車、L形角鋼鉚接結構柱,設法將過去與未來發展意象複寫重構再現,作為空間設計發展的主軸,設計手法中鋼架細線條勾勒整體空間定位,內部就像展示品擁有現代與歷史文化之特性,使來訪民眾穿梭在呈現若隱若現的空間經驗。

 

  • 工業意象的視覺平衡

本案預算極低,所以在設計之初時大量運用原始工業材料,其中,為了提升空間穿透性性,我們嘗試用最少的線條、最輕透的材料: 如細鋼條、PC透空版、玻璃磚作為空間規劃素材,最少的結構搭接介面處理,也讓原歷史遺構多一些軟性的氛圍與重現。

 

  • 遺構再現的燈光設計

現況最大之特色在屋頂鋼構架、天花上方天車、L形角鋼鉚接結構柱,我們將歷史遺構結合燈光設計,一部分定義出空間特性,一部分再現歷史遺構工業之美,所以燈光設計規劃重點為三大部分

  1. 上方屋頂鋼構架再現: 各倉庫上方安排H型鋼吊燈,採上下反打照明方式。
  2. 柱列工業美感再現:在每組鋼鉚接結構柱內部藏有燈光,使其效果像是立體雕刻。
  3. 柱列展示箱體再現:柱列外部各規劃有90*90cm的玻璃展示箱圍塑。

 

  • 多功能的移動物件

參與者是不分年紀的,物件不一定需要有特定的使用方式,為了克服彈性多種使用需求(展演區一個小型展演區域及一個中型工作坊區域,故我們朝向小型化物件設計思考,而創造出數種裝置物件: 玻璃展演櫃椅 2.展示牆椅,透過物件組合排列,可創造出不同規模展演活動座席,同時也創造出展演導覽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