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環境獎介紹

台灣光環境獎希望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光環境。光環境不僅是在視覺欣賞上的表現,更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期待多元而有內涵的燈光與照明設計,讓大眾能夠生活在舒適,健康的環境。

通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技與藝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光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大環境的改善與進步。

 

 

《嘉義市立美術館增改建工程》

業主 | 嘉義市立美術館
執行團隊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
照明設計 | 荷恬雅韻光藝美學設計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施工 | 京鷹國際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設計施工 | 建都營造有限公司

 

文 / 報名單位

簡介

嘉義市立美術館是一個與歷史建物共構再利用的設計案,基地位置在嘉義市廣寧街101號,嘉義市火車站的斜對面側。過去是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其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之辦公廳舍,建於1936 (昭和11)年,為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築,由時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師的梅澤捨次郎設計,平面呈L型,坐東南朝西北。其外牆轉角為弧形,基座抬高,開窗與窗楣呈水平帶狀,強調了水平線條。立面貼有北投產的SCRATCH風格磁磚,是古典建築風格蛻變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歷史見證。
其後增建連結的倉庫建築以機能性為主,並未能與之匹配,直至公賣局改制遷移。在市府主導之下,為解決長久以來作為藝術重鎮的「畫都」,然而嘉義市並無公立美術館的課題,2014年選定本建築為嘉義市立美術館預定地;2016年委託設計監造,2018年進行增改建工程,並於2020年完工開館。

 

 

設計介紹

隨著舊建築再利用成為重要的議題,不同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如何在小規模拆除擾動的前提下,在外觀與內部機能上賦予新意,引入新的設計理念與當代的材質構造,確實整合新舊建物的結構、構造與空間,以美術館經營與維護管理延續舊建築的生命,是本案舊建築再利用的主要挑戰。


其外立面採用玻璃帷幕,使用與舊建築相同的開口語彙,將不同時期建造的三棟建築外立面意象串聯起來。由於阿里山林場木材集散及位於西部走廊的交通樞紐,嘉義市固有「木都」美名。面對廣場的方向,使用集成木梁柱新建挑高三層樓的大廳,加上大面積的結構玻璃立面,將美術館的入口轉向面對如「都市的客廳」般的景觀中庭。經由建築立面的重新整理後,轉變為具有個性與內聚性的景觀廣場,成為能夠留駐市民記憶的綠意空間。


照明設計方面,配合美術畫作的展出布設,內部建置可以自由移動裝設、並且符合美術品照明規範的照明系統。在公共性的光環境方面就建築特性提出四大主題:「舊建築」的對應,以溫和的室內色溫讓光線從大量的長窗溢出;「外立面」串接新舊建築長度達百米的立面,以燈條及局部投射燈,強調水平線條與建築輪廓;「景觀廣場」結合景觀設計,塑造市民夜間可遊逛休憩的都市客廳室外空間;「挑空大廳」透過在大面玻璃內部,以投射燈呈現新式木造創造的大廳,以櫥窗式的手法,將美術館結合畫都與木都概念、最具精神性的空間呈現給夜間造訪的市民。